|
发表于 2012-2-4 22: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不是signoff的标准不一样。是因为从他的角度来看,你只是跑完了整个流程而已,可能你确实做得是业内最复杂的设计,但是你很多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和真正做design的角度不一样。
我举个例子,假如你现在在跑某个cpu的design,你可能会为了证明给客户,告诉他,自己的工具能让这个IP跑到多少频率。同时sta clean,然后你就结束了。
但是对做design的人来说,他做事情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他知道的一个deadline,然后他被告知去trail run这个IP,然后上交数据,最后得知上面可以同意他能够开始的某个初始density。好,现在final netlist来了,因为知道了之前的trail run时间,所以他必须要在timing,面积,和power中间取得一个trade off.好比一共给了2周的时间给他,当然,理论上,如果给一台很牛逼的机器,我们可以加入各色的super command 来让工具做得最好,但是如果是一台很普通的机器,然后,我们大概知道每步,每个option所要花费的时间(前面的trail run得知的),designer需要在这2周内,用有限的机器,有限的时间,用各种命令的组合,最后达到3者的平衡,这就是其中最大的不同。有时候,初始density差5个点的话,你做的流程就会有比较大的变化,而这是eda公司不会去care的。
还有一个就是经验,好比某个工艺节点,design house的人会有之前的经验判断,当某个corner下的leagage或者dynamic是多少时,最后的差别和他大概是多少。那么就不会过度去优化这些指数,达到某个值即可。但当你没有经验的时候,你将没办法给这项指标留margin.那你必然要牺牲面积和tim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