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帖子
查看: 128|回复: 0

[资料] 倾佳电子SiC功率模块在锂电池供电三相四线制AI算力数据中心电源中的应用价值深度分析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倾佳电子SiC功率模块在锂电池供电三相四线制AI算力数据中心电源中的应用价值深度分析报告
15e4f31ad50341e5a16c150347fc7dd9.png
倾佳电子(Changer Tech)是一家专注于功率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分销商。主要服务于中国工业电源、电力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倾佳电子聚焦于新能源、交通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三大方向,并提供包括IGBT、SiC MOSFET、GaN等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及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倾佳电子杨茜致力于推动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全面取代进口IGBT模块,助力电力电子行业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功率器件三个必然,勇立功率半导体器件变革潮头: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模块全面取代IGBT模块和IPM模块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IGBT单管和大于650V的高压硅MOSFET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650V 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SJ超结MOSFET和高压GaN 器件的必然趋势!
1. 引言
1.1 数据中心电源系统的挑战与技术演进
数据中心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能耗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关系到运营成本和环境可持续性。电能利用效率(PUE)是衡量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关键指标,而电源系统作为PUE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优化尤为关键。传统的电源系统路径涉及多次交直流(AC/DC)和直交流(DC/AC)转换,每一步转换都会产生能量损耗,从而降低整体效率。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数据中心电源架构正在从传统的交流不间断电源(UPS)向更高效率、更紧凑的高压直流(HVDC)系统以及采用先进半导体器件的新型UPS拓扑演进。
1.2 碳化硅(SiC)技术在UPS领域的崛起
150404e9defc4191858162aa442ab205.png
f22173b579cf4a8bb79c2eac44e327d0.png
碳化硅(SiC)作为一种宽禁带(Wide-Bandgap, WBG)半导体材料,其卓越的物理特性使其在电力电子领域备受关注。与传统的硅(Si)基器件相比,SiC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场强度、更快的开关速度和更优异的导热性能 。这些特性直接转化为功率转换系统层面的优势,包括更低的传导损耗和开关损耗、更高的工作频率以及更强的功率密度。SiC技术已在电动汽车(EV)牵引逆变器和充电桩等高功率应用中得到验证 ,其应用范围正迅速拓展至对效率和可靠性要求同样严苛的数据中心UPS系统 。
1.3 倾佳电子报告目的与范围
倾佳电子旨在超越对技术参数的简单罗列,深入分析倾佳电子代理的基本半导体(BASiC Semiconductor)的两款SiC功率模块BMF008MR12E2G3和BMF240R12E2G3,在以锂电池供电的三相四线制数据中心电源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倾佳电子将从技术特性、系统集成、经济效益和可靠性等多个维度,系统性地评估这两款模块如何通过其固有的性能优势,与数据中心电源系统的演进方向、锂电池储能技术的特点相协同,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价值主张和决策支持。倾佳电子将整合并分析所提供的技术文档和行业资料,以建立一个严谨、客观且富有洞察力的论证框架。
241b0fed67a048c19ca92bda316db0bf.png
2. 数据中心电源架构与需求解析
2.1 高压直流(HVDC)与三相四线制拓扑的优势
数据中心传统的交流供电路径通常为:市电(AC)-> UPS整流器(AC/DC)-> 电池(DC)-> UPS逆变器(DC/AC)-> 服务器电源(AC/DC)-> 服务器芯片(DC)。这一过程中存在多次低效的能量转换。高压直流(HVDC)架构通过将市电一次性转换为800V左右的高压直流,直接为所有IT设备供电,从而简化了电源路径,消除了冗余的交直流转换环节,显著提升了从市电到负载的端到端效率 。
21bed0adf2e94c559e0c4e435d6949b4.jpeg
这一架构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压、高效的功率半导体。基本半导体提供的两款模块额定电压均为1200V ,这为800V直流母线提供了充足的电压裕量,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SiC模块的低损耗特性在高压、高频工况下表现更优,这使得HVDC架构所带来的效率优势能够得到最大化体现。因此,SiC模块并非仅仅是传统IGBT的替代品,而是实现新一代HVDC供电架构的核心使能技术。
此外,在数据中心复杂的负载环境中,非线性或不平衡负载普遍存在。传统的电力系统拓扑若无中性线,将无法有效处理不平衡负载电流。三相四线制拓扑(带中性线)因其能够独立控制每相的电流和功率,并提供零序电流通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这不仅有助于维持三相电压的平衡,还能有效抑制谐波,确保供电质量,这对于敏感的IT设备至关重要。
3003c4dda2b240a0b86ea59fccc12345.png
2.2 锂电池在数据中心UPS中的价值主张
数据中心UPS的电池储能系统正经历一场从传统阀控式铅酸(VRLA)电池向锂电池的革命性转变。锂电池的引入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升级,更是从根本上优化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模式和总拥有成本(TCO)。
锂电池相较于VRLA电池的关键优势包括:
更长的使用寿命:锂电池的寿命可达8到10年,甚至更高,是VRLA电池的2到3倍,从而大幅减少了电池更换的频率和相关的维护成本 。
更高的能量密度:锂电池的体积和重量比VRLA电池分别减少约40-60%和60-70%,这极大地节省了宝贵的机房占地面积,使更多的空间可用于IT设备部署 。
更快的充电速度:锂电池通常可在2小时内充满电,而VRLA电池则需10到12小时,这对于频繁的放电测试或短时断电后的快速恢复至关重要 。
更宽泛的温度耐受性:锂电池能够在比VRLA电池更高的环境温度下(通常可达50°C)安全运行,而不会出现显著的性能下降 。
这两款基本半导体SiC模块与锂电池储能技术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SiC模块由于其固有的低损耗特性,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远少于传统硅基器件 。此外,SiC器件能够耐受更高的结温(最高工作结温为175°C) 。将这一热性能优势与锂电池同样优异的宽泛温度耐受性相结合,数据中心运营者可以重新设定机房的冷却温度,减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这不仅直接降低了能源消耗,也进一步减少了冷却相关的运营成本和碳足迹 。这种协同作用表明,SiC和锂电池共同构建了一个更高效、更耐用、更具成本效益的电源生态系统。
3. 基本半导体SiC模块技术特性深度对比
3.1 核心电气参数比较
下表1详细对比了BMF008MR12E2G3和BMF240R12E2G3两款SiC半桥模块的关键电气参数,这些数据来源于其初步规格书。
表1:两款SiC模块核心参数对比表
参数BMF008MR12E2G3BMF240R12E2G3单位备注额定电压 (VDSS)12001200V-连续漏极电流 (ID, TH=80∘C)160240A-典型导通电阻 (RDS(on).typ, Tvj=25∘C)8.15.5mΩ-典型导通电阻 (RDS(on).typ, Tvj=175∘C)13.510.0mΩ-总栅极电荷 (QG, typ)401492nCVDS=800V典型导通开关能量 (Eon, Tvj=150∘C)2.35.7mJVDD=600V/800V典型关断开关能量 (Eoff, Tvj=150∘C)0.61.7mJVDD=600V/800V结到壳体热阻 (Rth(j−c), max)0.130.09K/W每颗开关
3.2 开关特性与损耗管理
从表1可以看出,BMF240R12E2G3在连续漏极电流和导通电阻上均优于BMF008MR12E2G3,这表明其在处理大电流和降低传导损耗方面更具优势。然而,其总栅极电荷 (QG) 和开关能量(Eon,Eoff)也明显更高。这种看似矛盾的特性,实际上揭示了两款模块在设计上的战略性权衡。
功率模块的导通电阻 (RDS(on)) 与其内部SiC芯片的面积通常呈反比关系。为了实现更高的额定电流和更低的传导损耗,BMF240可能采用了更大面积的芯片或更多的芯片并联。然而,芯片面积的增大也伴随着寄生电容(Ciss,Coss,Crss)的增加,进而导致总栅极电荷 (QG) 的增大。在每次开关动作中,对这些寄生电容的充放电和对栅极电荷的驱动都会消耗能量,从而造成开关损耗。因此,更大的芯片面积在降低传导损耗的同时,也必然会提高开关损耗。
这种技术权衡决定了两款模块不同的应用定位:
BMF240R12E2G3 适用于传导损耗占主导地位的大功率、低频或工频开关场景。在这种工况下,持续的大电流使得I2R传导损耗成为主要的能量消耗,因此其更低的R_{DS(on)}能够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
BMF008MR12E2G3 则更适合于对开关频率要求较高,或负载波动较大的中等功率场景。其较低的开关损耗使其在高频工作下仍能保持高效率,从而减小无源器件的尺寸,有助于实现更紧凑的系统设计。
电源设计工程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负载工况,对传导损耗和开关损耗进行精确的权衡,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模块,以实现系统效率的最大化。
24b9d68367f24bfb80ac1becf3c49d86.png
3.3 热管理与封装可靠性
除了电气性能,功率模块的封装技术对其可靠性和系统集成度至关重要。基本半导体的这两款模块在封装上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
氮化硅(Si₃N₄)陶瓷基板:功率模块内部的绝缘基板直接影响其散热和机械性能。Si3N4基板提供了优于传统氧化铝(Al₂O₃)和氮化铝(AlN)基板的综合性能,包括出色的热导率、高机械强度和优异的抗热震性 。这些特性增强了模块的功率循环能力(power cycling capability),保障了其在持续高功率、大温差循环下的长期可靠性。优秀的散热性能使得模块能够工作在更高的功率密度下,从而减小了所需的散热器尺寸,进一步为系统小型化创造了条件。
压接(Press-FIT)技术:该技术是一种无需焊接的强制配合连接技术 。与传统的焊接连接相比,压接技术避免了高温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热应力,并且其连接可靠性被认为比焊接高出10倍以上 。在数据中心这种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应用中,压接技术的价值尤为凸显。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更重要的是,它允许在现场进行快速、无热应力的模块更换,极大地简化了维护流程,缩短了平均修复时间(MTTR),从而提升了系统的可用性。
95f1387451e9478e844e2b6afa2d2fec.png
4. SiC模块在目标应用中的协同价值分析
4.1 效率提升与运营成本节约
SiC模块的低损耗特性对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影响是革命性的。电源系统的效率提升直接转化为电能消耗的减少,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和PUE值。
表2:SiC与传统Si器件在UPS应用中的性能对比
性能维度SiC功率模块传统Si基IGBT模块价值主张效率极低传导与开关损耗,尤其在高频和部分负载工况下高开关损耗,且在低负载时因“膝点电压”导致效率降低
效率提升直接降低电费,并减少散热需求功率密度高频工作使无源器件(电感、电容)小型化,封装紧凑受限于开关频率,无源器件体积较大节省宝贵机房空间,支持更高IT负载密度
热管理高结温(175∘C),低热阻
较低结温限制,热阻通常较高降低散热系统投资和能耗,提高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坚固的材料特性,更强的功率循环能力,高压接技术相对脆弱,尤其在高温、高功率循环下易退化延长系统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成本
总拥有成本 (TCO)初始投资较高,但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显著降低初始投资较低,但运营能耗和更换维护成本高昂长期看TCO更低,回报期短
SiC模块的效率优势在高压、高功率的数据中心应用中被放大。特别是,传统IGBT器件的输出特性曲线存在一个“膝点电压” ,导致其在低负载(例如UPS的常用工况)下的传导损耗相对较高。而SiC MOSFET的导通电阻在宽电流范围内保持线性,这意味着它在部分负载下也能保持高效率 。这种特性对于负载波动较大的数据中心至关重要,它确保了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实现最佳能效。效率的每1%提升都意味着能耗的显著降低,这在兆瓦级数据中心中可转化为每年数百万的电费节省 。
4.2 功率密度提升与系统小型化
SiC器件具备更快的开关速度,允许电源系统工作在更高的开关频率。这直接带来的技术红利是:实现相同性能所需的无源器件(如滤波器中的电感和电容)的体积可以大幅减小 。
在数据中心应用中,这一优势与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形成了完美的协同。正如分析所示,锂电池的体积比VRLA电池小40-60% ,本身就极大地节约了空间。当UPS的逆变器和DC-DC转换器等核心功率级也因SiC模块的应用而变得更紧凑时,整个电源系统的功率密度(kW/m³)将实现质的飞跃。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机架或机房空间内,可以部署更大功率的UPS系统,或者在提供相同功率时,系统体积显著缩小,从而将宝贵的机房空间更多地留给产生收益的IT设备。
4.3 可靠性与生命周期管理
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整体的可靠性往往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传统UPS的寿命通常受限于内部的电解电容、风扇和铅酸电池等易损件。SiC模块和锂电池都从根本上提升了系统的耐久性。
SiC模块的Si3N4基板和压接技术确保了其在热和机械应力下的长期稳定性 。同时,锂电池的长寿命优势使其能够与SiC模块的预期寿命相匹配。这种“双长寿”的组合使得数据中心可以设计出生命周期更长、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更高的电源系统。更长的生命周期意味着更少的组件更换,更低的维护频率,以及更高的系统可用性。
5. 市场背景与产品定位
5.1 全球及中国SiC功率模块市场概况
全球SiC功率模块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预计从2025年到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29.97% 。这一增长主要由电动汽车(EV)的快速普及所驱动,但其他应用领域如太阳能、工业和数据中心也贡献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
亚太地区在SiC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市场份额方面,这得益于其完善的晶圆制造生态系统和旺盛的终端市场需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市场,其SiC产业正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致力于追赶国际领先水平 。这为基本半导体等本土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遇。
5.2 产品定位与潜在应用场景
根据前述的详细技术分析,基本半导体的两款SiC模块展现出清晰的差异化定位,能够满足数据中心不同功率等级和应用场景的需求:
BMF008MR12E2G3:其较低的开关损耗使其非常适合用于构建模块化UPS单元或高频DC-DC转换器。模块化设计是数据中心供电的趋势,其优势在于可扩展性强、维护方便。BMF008的性能使其在轻载和高频工况下表现卓越,适合于构建高效率、灵活扩展的电源模块,满足未来数据中心负载按需扩展的需求。
BMF240R12E2G3:凭借其出色的连续大电流能力和更低的导通电阻,该模块是大型中央UPS系统的理想选择。在百千瓦至兆瓦级的系统中,持续的大电流输出使得传导损耗成为主要的能源损耗来源。BMF240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这部分损耗,从而为整个大型系统带来显著的效率增益,并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6. 结论与具体实施建议
6.1 合评估
基本半导体的BMF008MR12E2G3和BMF240R12E2G3 SiC功率模块,在以锂电池供电的三相四线制数据中心电源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这些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优异的电气性能上,更在于其能够与HVDC供电架构、三相四线制拓扑以及锂电池储能技术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通过其低损耗特性、先进封装技术和对高温的耐受性,这两款模块共同促成了系统级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并与锂电池的长寿命、小体积优势相互增强,最终显著降低了数据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总拥有成本(TCO)。
27ffe903f56049bb86d3db4d0664f55e.jpeg
6.2 实施建议
倾佳电子(Changer Tech)是一家专注于功率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分销商。主要服务于中国工业电源、电力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倾佳电子聚焦于新能源、交通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三大方向,并提供包括IGBT、SiC MOSFET、GaN等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及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倾佳电子杨茜致力于推动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全面取代进口IGBT模块,助力电力电子行业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功率器件三个必然,勇立功率半导体器件变革潮头: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模块全面取代IGBT模块和IPM模块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IGBT单管和大于650V的高压硅MOSFET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650V 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SJ超结MOSFET和高压GaN 器件的必然趋势!
基于倾佳电子的深度分析,为数据中心电源设计工程师和运营者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选型决策:在选择模块时,应基于对负载特性的全面评估。对于高频或轻载工况,应优先考虑开关损耗较低的BMF008MR12E2G3;而对于持续大电流输出的重载场景,则应选择传导损耗更低的BMF240R12E2G3。
拓扑优化:充分利用SiC模块的高速开关特性,采用高频脉宽调制(PWM)技术和优化的电路布局,以最大化效率,并减小无源器件的尺寸,实现系统的小型化。
热管理策略:重新审视传统的冷却设计。鉴于SiC模块和锂电池都能耐受较高的工作温度,工程师可以考虑提高机房或电源柜的设定温度,从而减少对能耗密集型冷却系统的依赖。
维护与可靠性:利用压接技术无需焊接即可更换的优势,建立简化的现场维护流程。这一特性与锂电池的长寿命共同作用,可大幅减少维护频率和停机时间,保障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9 07:18 , Processed in 0.018584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