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2060|回复: 5

[原创] 著名收藏家王美忠:漫谈现代流通硬币的收藏与投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 13: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著名收藏家王美忠:漫谈现代流通硬币的收藏与投资

【关 键 词】收藏体系,收藏水平分级,收藏难易分级;平版、凸版、混合版硬分币,565分大星版,硬分币版别“七大珍”、“八小珍”,硬分币年号“五大天王”;上海版、沈阳版长城币,长城币“四大珍”、“十七珍”;80年无砖错版、有砖普版长城币;2000年“双花天王”

【分    类 】  现代钱币学,流通硬币学

【内容摘要】 在多年收藏和研究现代流通硬币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流通硬币收藏与投资市场的实际,本文全面总结和论述了中国现代流通硬币的收藏体系,各版块收藏与投资价值,流通硬币版别分类与大系,各品种收藏难易分级,爱好者收藏水平分级等;列出了《流通硬币各板块品种的收藏与投资价值排序表》、《流通硬币收藏难易分级表》、《流通硬币收藏水平分级表》、《第一套流通硬币118枚版别大系收藏表》,《第二套流通硬币38枚版别大系收藏表》,《第三套流通硬币31枚版别大系收藏表》等,对于现代钱币学专业的学者、学生、银行金融专业人士以及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3: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emico_ljj


   
总    论

中国现代流通硬币系指自1949年10月1日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政府更迭之后央行所发行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进行公开流通的普通流通金属币,属于断代集藏的范畴。共和国成立之后截止2013年6月,人民银行发行了多种形式的货币,包括参与流通计入货币流通总量的五套人民币纸币、四套流通硬币(分别属于第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大系)、流通纪念币、纪念钞和联体钞,和不参与流通不计入货币流通总量的贵金属纪念币,共五类货币。从1957年12月发行第一套流通硬币开始,流通硬币已在共和国历史上流通使用了半个多世纪,除了第二套流通硬币已经退出流通之外,其它三套流通硬币仍然正在使用和流通,而在收藏界流通硬币中目前已经涌现了诸如新中国现代硬币之王“86长城币王”(图1、图2)、硬分币“五大天王”(图3、图4)、老三花“双花天王”(图5、图6)等璀璨夺目的朵朵奇葩,成为新世纪现代钱币收藏界收藏和投资的珍品和宠儿。

自1995年到1997年上次邮票引领的邮币卡大行情之后,邮票和卡类收藏与投资因世界邮电、通讯、物流产业格局的深刻变化、邮政电信公司商业垄断与炒作行为等原因逐渐冷却没落,而现代钱币因自古以来钱币收藏无可比拟的亘古既存、绵延千年的历史基奠,代表国家的最高权威性,铸造印刷的最高艺术性而逐渐成为现代邮币卡市场收藏与投资的主流;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到2011年大行情中,纸币以其货源存量充足、易于商业炒作、便于保存携带、邮寄交易便捷、套系价格低廉、大众较易接受等诸多优点成为引领现代钱币收藏市场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鉴于纸币版块本质属性的先天不足以及过度的商业炒作与透支,导致了随之而来的其行情的重大调整和下跌;同时反观现代流通硬币市场,由于未经商业大的炒作,价格与收藏价值比较处于相对的低洼水平,目前已出现资金从外部以及其它版块流入硬币市场的明显迹象,在现代钱币市场很多版块跌声一片的哀鸿声里,流通硬币版块却一枝独秀,不仅大部分品种比较抗跌,而且很多品种不降反升,成为新时期的赞歌独唱;目前看,很多人已开始或重新认识到流通硬币的重要性,很多敏感的资金开始进入或对流通硬币版块跃跃欲试,但和历史以及世界潮流相反,由于中国现代钱币收藏界以往的通病是重纸币而轻硬币,目前收藏投资界对流通硬币的收藏体系、品种与版别、收藏价值、投资价值等认识尚浅,故此笔者不揣粗浅,结合目前流通硬币的收藏与投资现状,把多年研究和集藏流通硬币的成果和心得,进行归纳总结并体系化以飨读者和同好,如能在浩如烟海的现代钱币收藏领域起到抛砖引玉甚或小鸟低吟的作用,则甚为欣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3: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现代流通硬币的收藏体系

现代流通币硬币的收藏体系,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划分和确立。包括套系收藏体系、纪年版别收藏体系和包装收藏体系等。后两者系指不区分套系,按照纪年年号每年发行的硬币及不同版别均进行集藏的收藏体系,和按照公开流通和不公开流通装帧发行的体例集藏的收藏体系,笔者认为此两种收藏体系中前者缺乏系统性、模糊和混淆了钱币发行发展的脉络,而后者只注重了发行方式、外在包装形式而忽视了流通硬币的体系化、收藏属性与本质属性。笔者根据流通硬币承担职能、历史价值、收藏属性、审美诉求、配套需求、系统体例等特性,认为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应是按照流通硬币的套系确立的套系收藏体系,在套系收藏体系的基本框架下,再以年号版别收藏体系和包装收藏体系为有益的补充,才能构成较为完善而又系统化的流通硬币收藏体系。

流通硬币的套系收藏体系是按照人民币大系和流通硬币套系的划分来确立现代流通硬币的收藏体系的,系按照央行公告发行货币的先后和流通硬币分属五套人民币大系的自然本质属性进行划分确立的。共和国政府成立之后,截止目前为止人民银行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者国家基本的货币流通职能。其中1948年开始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只发行了从一元到五万元面额的纸币,未发行流通硬币。而伴随着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到第五套人民币,均既发行了纸币也同时发行了硬币,分别为第二套人民币硬币(藏界习惯上称为第一套流通硬币或硬分币),第三套人民币硬币(第二套流通硬币或长城麦穗币),第四套人民币硬币(第三套流通硬币或老三花币),正在铸造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硬币(第四套流通硬币或新三花币),本文采用藏界的习惯称谓。硬币爱好者按照这种收藏体系集藏硬币体例系统、版块明确、脉络清晰,亦便于确定收藏方向、明确收藏目标、把握收藏进度;投资者按照这种体系选择品种投资则较易把握市场脉搏,紧追市场行情,以期获取利润。

现代流通硬币的套系收藏体系确立之后,在套系收藏的基本框架下,爱好者可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按照纪年年号将各套流通硬币的年号大全套集全,资深藏家可进一步按照版别细分进行集藏,争取集全各套流通硬币的版别大全套。为了集藏某些稀有年号或版别的硬币又需要收集人行官方的装帧《中国硬币》套装,由此爱好者逐步迈入流通硬币收藏的辉煌殿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3: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现代流通硬币各板块品种的收藏与投资价值排序

根据流通硬币各板块各品种在人民币大系以及流通硬币大系中的收藏地位、收藏价值,结合笔者多年的收藏经验,分列如下供硬币爱好者和投资者参考:

(一)流通硬币领域各版块品种的收藏价值排序

1、流通硬币呈样:

目前发现的四套硬分币呈样,包括未曾发现的长城币、三花币呈样等,属于流通硬币之绝对大珍,硬币版块阳春白雪的品种,属于非正宗流通硬币收藏序列的另类收藏。近几年的拍卖成交价格从60多万到140多万一套不等。

2、中国硬币王——86年长城麦穗币:

86年长城套币可谓现代流通硬币的一面旗帜,含有四枚全套86年长城麦穗币,发行量仅为660套;当时主要用于出口,目前回流一定比例,国内存世量和流通量更是珍罕,估计在三四百套左右;无论从收藏地位还是存世量上,硬币王“86长城”是唯一可与纸币王“牧马图”比肩的流通硬币品种。86长城币是收藏现代流通硬币大系、第二套流通硬币年号与版别大全套、第三套人民币版别大全套的最大龙头和瓶颈品种,属于硬币高级以及顶级藏家竞相追逐的大荣誉品。其近年来的的成交记录是13到18万之间,折合每一枚价格平均在3到4万元,但其价格仅仅是上百万一枚的牧马图的三十分之一,仍然属于现代钱币大珍品种中的低价品种。

3、流通硬币样币:

包括未曾谋面的流通硬分币样币,80长城样币(俗称80小黑本)、老三花样币,新三花样币。虽不列入流通硬币正宗收藏序列,但由于其收藏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是硬币藏家必备的收藏珍品。这些样币大多发行量在2万之内,由于人行管理愈来愈严格,流入藏界的更少,目前五千到几万元不等的价格尚不算高。

3、79-85年早期套装《中国硬币》:

这些改革开放之初特别铸造和装帧的套装《中国硬币》,是为了出口创汇而特别发行的,涵盖了硬分币珍稀的年号之“五大天王”、硬分币版别之“七大珍”和“八小珍”,以及长城麦穗币之版别“十七珍”,可谓群星璀璨之地,珍稀品种之源。这些品种是收藏版别大全套的版别派集藏爱好者不可逾越的收藏途径。

目前这些早期套装币的价位在五千元到两万五千元之间,和其收藏价值相比,价格仍然处于低洼水平。

4、早期50-60年代的全品硬分币以及80年、83年号的全品相长城麦穗币:

这些品种是品相派集藏爱好者争相角逐的汇集之地,也是币商和商业评级公司赚钱的筹码,目前该板块的市场流通量和存世量在快速减少,爱好者应尽快集藏。

5、91-2000年后期套装《中国硬币》:

此板块涵盖有25枚发行量稀少的硬分币“小天王”,以及第三套流通硬币老三花币的绝对龙头品种“双花币王”—2000年牡丹和菊花。因此其不仅是配第一套流通硬币(硬分币)105枚年号大全乃至118枚版别大全的第二大瓶颈和龙头品种,也是配第三老流通硬币(老三花)31枚版别大全套的唯一的绝对的龙头品种,收藏价值颇高。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4: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流通硬币领域各板块品种的投资价值排序



1、91-2000年后期套装《中国硬币》:

发行量在22万到30万套之间,发行量少而明确,目前又可以收到一定量,适合资金操作,投资者风险相对也较小;因发行时间短,沉淀少,爱好者认识又不足,目前大全套3000元的行情价格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会有一个稳定的长期的较高的增值效益;

2、中早期分币原卷币:

55-81年的早中期分币原卷原盒,因发行年代久远,存量已较为稀少,随着爱好者配套收藏的需要,会有一定增值效益;

3、长城币中原卷或卷拆全品币:

其中80年、83年号全部长城麦穗币,8102角,851元(两种版别)、8505五角根据目前价位和收藏市场,投资价值较高。长城币爱好者群体很大,目前更有急剧增长的迹象,随着爱好者配套收藏的需要,会有较为稳健的收益;

4、79-86早期套装《中国硬币》:

最稳健几乎无风险的是79-86年早期套币版块,已经完全进入收藏领域,尤其是其中的硬币王86长城将来会是硬币的旗帜品种,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此版块由于其中的“86长城硬币王”、“硬分币五大天王”和硬分币“七大珍”、“八小珍”等大名誉品的明星效应,以后会有较为稳定的自然增值效应,但增值幅度较之上述低价品种会小些。

5、82后硬分币原卷原盒币、普通长城麦穗币原卷原盒币、老三花原卷原盒币:

这些可以收到很大量,适于资金商业运作,但由于收藏价值较低,主要靠低端礼品册消耗,因此行情波动大,风险相对也大些。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4: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第一套流通硬币(硬分币)的收藏与投资

在流通人民币大系中,有一个版块已经发行和流通了半个多世纪,是共和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钱币,那就是第二套人民币硬币,藏界也叫第一套流通硬币、流通硬分币。硬分币自1957年12月开始发行,截止目前为止已发行的流通硬分币中,无论是公开发行流通的,或者不公开发行而装帧的,共分为平版、凸版、混合版三种类型的版别,平版大类下含有565分大星版(后铸版)子版别一种,总计共有105种年版号,118种版别(见笔者文章《第一套流通硬币(硬分币)版别分类与大系研究》,2012年1月《钱币报》,第二期[1])。

关于现代流通硬币的版别,因原模的设计、雕刻等的区别导致压印的硬币具有图文、重量、大小、厚薄等的根本区别,或者因材质的显著不同而铸造的硬币,称之为不同版别;而因工作模的工差(如笔画粗、细)、铸造工艺(如背逆币,深、浅打,圆、直齿)、生产质量(精铸、初铸、末打、残次币等)等因素导致压印的硬币出现的非根本的差异称之为趣味币。版别的区别是根本的、固定的和批量可重复的,而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趣味币的区别是非根本的或者其产生是随机的、偶然的,而且要么是区别不明显不适宜作为不同版别品种对待,要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退而掩盖于历史长河之中。史上关于硬分币版别的研究较少,笔者曾拜读过柳忠良先生90年代早期专著《中国流通硬币》,并受其启发,后来多年一直致力于大量收集硬分币的实物资料,潜心研究其版别分类与大系,于2010年前后归纳总结成文。对于笔者的版别研究,柳忠良先生也大多予以首肯(见柳先生《第二套人民币硬币的版别(上)》,2013年5月《钱币报》,第九期),此文中柳先生认为硬分币大版别的判定原则是:1、根据硬分币上的不同年号确定不同版别,同一年号的硬分币根据局部图案的明显不同确定不同版别;2、图案微大或微小、局部图案差异不大和文字笔画粗细不一,不作为大版别;3、普制和精制的(铸造质量)不同,不作为大版别;4、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不作判定版别的依据。可见柳先生的观点和笔者关于版别的定义和硬分币版别的划分是基本一致的,其“硬分币版别的基本情况”一节中117种版别列表,和笔者列表相比较除了缺少565大星版之外,完全和笔者文章所列的《第一套流通硬116枚版别大系收藏表》(当时12年、13年1分未发行)重合。

(一)、第一套流通硬币的版别大系

为了利于爱好者循序渐进地集藏硬分币,笔者根据多年的学术研究和对收藏市场的分析,汇编了《第一套流通硬币(硬分币)118枚版别大系收藏表》供大家参考,表中不仅列出了至今所见所有硬分币的发行年号、版别类型,也列出了各品种的珍稀程度。另外,由于一种年版号下只有一种版别的也为了区分真假币和防止再有新版别被发现,也需列出其平版、凸版和混合版的基本版别分类;关于761月牙币(图17),虽分字撇和刀字横接口处有一个规整美妙的月牙图案,但实质为工作模磨损开裂或巧合原因所致缺损所致币品表面出现的多肉,故应定为趣味币,不算特殊版别币:

《第一套流通硬币118枚版别大系收藏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1-23 08:59 , Processed in 0.02952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