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或许与常年修禅、下棋有关,施崇棠与IT圈众多大开大合的大佬截然不同,在外人看来,他谦逊内敛的性格已经成为华硕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在平静的外表下,施崇棠也是一个技术狂人。在距离北京1700公里的华硕台湾总部大堂里,有一幅完全用电脑主板拼合而成的蒙娜丽莎画像,那是他的主意,用一种极客的方式把华硕的工程师思维和艺术家灵感完整展示出来。
主板是华硕最初的业务,成立几十年来,华硕一步步在消费电子领域站稳了脚跟,与其他PC厂商不同,华硕正是凭借工程师思维与艺术家灵感这一独门利器树立了独特的口碑。在1998至2009年间,华硕连续十二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IT百强企业,在2007至2010年,更是连续四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除此之外,德国红点奖的数量更是遥遥领先于PC行业的竞争对手。
作为最早敏锐观察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PC厂商,华硕开辟了上网本这一蓝海市场,但又迅速迷失。几年沉寂之后,华硕又再次与谷歌合作了Nexus 7,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平板电脑厂商。今天,华硕又试图创造出新的蓝海,将手机和平板重新整合。
重新出发会成功吗?施崇棠在北京向腾讯科技表示,未来难测,但华硕幸运的是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早一点做好了在平板市场的准备。
从上网本到平板
施崇棠接受腾讯科技独家视频专访在华硕任职的10多年间,施崇棠一手推动华硕成为全球领先的3C解决方案提供商,使华硕迅速成长为全球信息产业巨擘。在1998-2009年连续十二年被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评为全球IT百强企业,更被《亚洲华尔街周刊》评选为质量及服务、创新第一名;在2007-2010年,更是连续四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在这一系列荣耀的背后,这位科技界曝光最少的经营者,以自己的崇本务实之道书写着属于华硕的传奇。
华硕全球董事长施崇棠没有多少人记得,最先注意到移动互联网运算需求的正是这家不善炒作的台湾PC厂商——2007年底,华硕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上网本Eee PC,并开启了一个上网本蓝海,并借此创下5%的全球市场份额,与东芝并列第五大品牌,一跃成为全球一线PC厂商。
但美景不长,众多PC厂商的跟进让上网本市场陷入了同质化阴影,紧接着,比上网本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也迎来了迅速增长期,苹果成了最大的赢家。2008年金融风暴来袭时,所有PC厂商都陷入了低谷,华硕也出现了成立19年以来首度亏损。
谈起那段时间的华硕,施崇棠表示,新的时代给了苹果机会,当过去PC厂商太过水平思考问题的时候,苹果从消费者角度把功能整合起来,创造了最好的体验,华硕在这方面受到了很多的淬炼。
在随后的几年里,华硕貌似沉寂,但却一直没有停止前进。为了聚焦业务,2008年华硕剥离了外包业务,拼尽全力进军平板电脑市场,2011年,平板电脑生意果然有了起色,全年出货量达到了创记录的180万台。
2012年,在获得谷歌认可并合作生产Nexus 7平板电脑后,华硕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了630万台,成为了全球第四大平板电脑厂商,仅次于苹果、三星和亚马逊。一跃成为最有资格在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搏杀的玩家之一。
新蓝海创造者
施崇棠和华硕选择将跨界融合作为转型的方向之一
一款替代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的三合一产品4月25日,华硕联合中国联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正式宣布华硕旗下第三款PadFone产品PadFone Infinity发布。这款产品配备了5英寸1080p屏幕,骁龙600处理器,裸机售价4999元,平板底座售价1999元,同时联通提供4999+999的优惠签约套餐价,而这款产品已经在京东开卖。手机配备了一块5英寸1080p分辨率IPS屏幕,屏幕像素密度(ppi)达到440。搭载一颗高通骁龙600四核处理器,核心主频1.7GHz,配备2GB内存以及32/64GB ROM,出色的硬件配置保证了手机良好的运行速度。
在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的前一天,施崇棠在位于北京金融街的联通总部四层发布了最新款的Padfone手机,这是华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又一次把工程师思维与艺术家灵感相结合的新尝试,将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大胆的整合在一起,重新创造一个新的品类。
创新的原因并不复杂,传统PC市场的价值正在不断萎缩,据IDC报告称,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PC销量为7630万台,同比下降13.9%,跌幅高于IDC此前预测的7.7%,创下自1994年IDC发布PC销量报告以来的最大记录,这已是全球PC销量连续第4个季度滑坡。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PC销量跌幅为6.4%。
施崇棠承认,华硕需要绞尽脑汁来应对市场的变化,整个产业在重新洗牌,CPU在重新洗牌,操作系统也在重新洗牌,传统PC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人类新的期望和欲求。于是新的终端从2011年开始成为华硕新业务的重点。
与上网本时代的激进策略不同,直到Padfone发展到第三代,华硕才开始大规模将其推向大陆市场。有了上网本的过往经历,华硕不仅学会了思考科技如何适应个人不断发展的需要,还会用工程师思维则用来考虑技术上跟商业上的可行性。
这次的新蓝海能够成功吗?施崇棠没有直接回答,只表示华硕的幸运是不仅有了之前上网本的经验,也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早一点做好了平板市场的准备。
而另一位华硕高层则在私下笑称,如果没有Padfone这样的产品,华硕很难与联通达成合作,更难请到联通总裁陆益民亲身参加发布会助力推广,从这个角度看,华硕已然成功了。
专访实录:
主持人:腾讯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跟荣幸请到华硕集团董事长施崇棠先生光临腾讯视频演播室,谈谈华硕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转型,您好。
施崇棠:您好。腾讯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过去一年大家对于PC时代是否终结有很多讨论和争议,我们看IDC今年数据,今年1季度PC销量有一个大幅下滑,大概14%的下滑,应该是近20年出现一个最大的衰退数据。不知道您是怎么看PC产业现在出现的问题,过去一年您的压力大吗?
施崇棠:华硕还算幸运,去年在其他的竞争者在衰退的时候,我们大概有16%的增长。尤其今年第一季整个下滑很显著的问题,华硕一直都是以设计思维,然后内化到整个公司,推动集体创新,我们观察整个消费者的应用趋势,原来不断看这些变化。在整个内部的研究发展上面都一直有这些准备,所以我想现在还是同时并进,我想过去可以说是个人运算的时代,大家应该已经认同说,未来是一个所谓无所不在的这样一个云运算的时代,这些不同的这些时代,都会扮演角色,但是怎么融合在一起,是以后重要的方向。想成某一种生物,透过整个设计思维,来看看到底怎么样变成进化,我想这是整个华硕不断在转型,在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华硕去年增长还是非常不错的。
施崇棠:谢谢。
主持人:华硕怎么完成这种进化的,做了什么样的策略?
施崇棠:大家都还记得华硕EPC,在EPC的时候,整个从个人运算时代已经在走向所谓的无所不在的云运算,是真正从未来生活变化,技术本来要去应用生活形态的变化。针对无所不在的云运算的时候,EPC应该是未来变化。大家看到后来进一步往pad,后来就是做一些娱乐、上网的事情。昨天跟中国联通,把我们最顶级的无限变形的智能手机,又是一个最高档的手机,插到平板以后,又变成最高档的,都是全高清的,这样一个平板。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在不断的转型跟创新,然后从这个设计思维,这个集体创新,这样子产生出来很多的变化。都是应用新的时代,然后要不断去产生这些,我们在内部叫做追寻无与伦比,永远都是这样内部的驱动力。
主持人:华硕出现了PadFone和Fonepad,有什么区别?
施崇棠:PadFone现在是最顶级的,这个本身就是一个最顶级的,就是四核的,然后是64G,全高清,这是金属的,像太空的这种镁合金的一体成型,所以整个都是最极致的手机。我们强调的是,这是全高清的平板,很多时候您如果在家里的时候,就是手机银幕还是太小一点,还是E—mail的时候,发现有同步可以,然后整个电池本身可以变成三倍以上的电池。所以基本上手机,过去大家都为电池很烦恼,这本身又是一个电池库,这里有太多的优点能够让你把这个智慧型手机跟平板电脑,就是动态银幕的转换,是我们非常骄傲的一个创新。
主持人:这还是一个融合的概念。现在是面临多终端的计算环境,其实很多人在说,把PC和平板结合,包括这样产品,平板和手机结合。到底如何融合才是给用户一个最佳的体验?
施崇棠:从整个设计思维观念来看,应该是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当这个潜在需求发现包含工作跟娱乐已经分不开,所以在各种不同面向咨询数字生活的里边的时候,有很多这样一个需求。所以,从这样一个需求的角度,我们来提供一个产品能够照顾到当你需要是手机的时候,他有手机的板块,只有一个SAM卡。刚才讲到电池3、4倍的电池容量的好处。最重要还是手机本身当时在设计的时候,其实以手机为观念,但是今天大家用手机的时候,已经把它当做一个时间,尤其是微信。整个银幕需要越来越大。大家也看到这个趋势,但是像这样一个变形的观念,你可以一下子变到10寸的,又是整个全高清的,所以这可以说都是顶级的。智慧手机已经是全高清的,到整个平板又是全高清的。
主持人:用户的工作的需求和娱乐生活的需求是能够在一个设备上完美实现吗?还是需要分开,比如说我计算的工作需求设备,娱乐生活是一个设备。
施崇棠:我刚才提到,其实我们应该要希望让这个消费者能够几乎是无缝的享受,各种不同的转换。因为这个多面向的数字生活是无法避免的。这样时候应该是科技要去怎么适应,所以我们在讲从过去的个人运算变成所谓不所不在的,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想法,这种不同的想法内容帮你同步,你都可以很灵活的,像这样一种变化,让你非常方便。其实我们华硕可以帮你在中间自动做一些内容,直接互相可以同步。
主持人:现在PC产业是一个很剧烈变化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很重要的是说,我怎么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怎么找到一个市场爆发点,这可能这种挖掘,这种市场机会的能力,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不知道华硕如何做到这一点?
施崇棠:华硕过去从主板开始,到笔记本电脑,我们很幸运,我们一直都是在整个技术上有很深的累积。在转到今天所谓的无所不在的云预算的时候,正好过去累积的,不管在电脑后面的基数,还是或者是影像或者是声音,或者是通讯,正好都可以累积在一起。但是,我们在整个内部,可以说也不断在内化,就是所谓的设计思维的观念。过去工程师的思维,当然是华硕很重要的特色,后来也把这个品质的观念或者是思维的观念带进来,以一种大Q的观念来让大家用品质瓜帅,可是把成本、创新、速度都尽量弄到最极致,大致上还是属于左脑的思维。未来我们在将说一切都要从消费者潜在的需求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右脑的东西,包含美感,你希望又美又薄,但是希望电池又很多,在整个设计思维上面,其实有很多的感性和理性的成份。这个部分我们在整个内部不断推动,这几年都在推动设计思维的内化,所以很多工程师其实慢慢已经开始感觉到,其实他有这个技术的能力,怎么转化成有很多可能右脑希望的东西,所以他们也做了很好的转换,这是比较细微的地方,所以很多的创新,当大家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从需求角度的时候,当然还是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跟商业上的可行性。这跟整个华硕内部的DNA正好很契合。这是一种企业家的精神,后面推所谓创新跟唯美,这三个整合起来,其实正好就是设计思维所必须的。但是怎么找到潜在,怎么倾听,怎么找到生活的样态,找出潜在的需求。中间有很多很复杂的,大家有时候以为说,这种设计的东西可以像艺术的创作一样,我想其实理性成份还是重了一点,可以把天空燃烧,但是真正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有很多非常困难的所谓的折中。我们刚才讲要变成越多,这就考验你。华硕过去有一个有趣的观念,要逼到这些极致的时候,我们追寻无疑伦比,这样也是合乎整个DNA的。现在融合在整个设计思维里面,我也很高兴,很多同仁,大家不眠不休,都在创新路上,这个技术不能放,这个品质还是不能放的,事实上更全面的一个内部的转型。这对我们同仁还是觉得蛮感动的。
主持人:刚才说剧烈变化的时期,肯定很多的产品是非常,或者用户需求是非常快,可能就像你产品推出周期,也是需要更快,更短。怎么来适应这种快的需求,这种设计和产品的研发,如何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推出来,又有一个很好的体验。
施崇棠:这一点是非常棒的问题,刚才讲一方面想要能够有更创新的东西,设计的思维时候,速度还要快。过去大家最习惯的就是快,尤其在台湾,可是那个时候坦白讲,真正对消费者的需求,其实大家没有做的非常好。都是用一种CPU的方法,这种做法其实我们觉得,在这个新的无所不在运算时代的时候,就已经不能够用这样方式,这个事实上也是让苹果有机会。当过去太过水平的时候,结果这个整个,从消费者角度永远都是从垂直来看,把这些东西怎么整合起来,可以让它有最好的体验。这种其实是需要用垂直的观念。我认为将来最重要的其实是要怎么把水平跟垂直运作到最好。这样同时速度,过去速度的优点也不能够忘掉,因为过去华硕在这方面受过很多的锤炼,所以我们如何让大家能够有创新的空间,鼓励更多的集体的创意。但是当很多东西一旦确定这是一个好的想法,这设计思维里面有很多的观念,怎么样在更早期的时候能够用原形思考,让你早一点知道,很快知道这个东西大概怎么样,我们希望每一个出来都是一个英雄式的产品。这个东西就是设计思维很重要,但是需要多一点时间。你讲速度很重要,所以一旦确定了以后,其实后面反而要更快,这个品质是绝对不能够牺牲的。所以整个华硕在这方面是下了很大的工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