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全文
查看: 1101|回复: 0

[转载] 华为的“逆袭”命题:转型路上铸就新型竞争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9 22: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2年的寒冬,全球电信巨头普遍遭受到了利润与转型的尴尬。当中兴宣布巨额亏损、爱立信收入基本持平,利润陷巨大下滑之后,产业界已深刻认识到这次寒冬对电信业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将关注力投向了华为
华为,注定不会失望。4月8日,华为发布了2012年年度业绩报告,2012财年华为实现了全球销售收入22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净利润15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取得了稳中有升的经营业绩,与排名第一的爱立信2230亿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尽管业界与媒体对于华为能否超越充满期待,但在华为看来,焦点在于如何突破自身。正如华为CFO孟晚舟此前所言,未来能够打败华为的,只有华为自己。而这也促就了华为劣势突围,市场与营收的双丰收。
转型中的取舍
信息产品的过剩、需求的有限,使传统电信企业陷入了发展困境,加之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困境已然转化为危机,全球电信企业也开始探寻转型之路。
华为是最早启动转型策略的电信企业之一。2011年,华为将公司业务划分为三大运营中心(BG)进行运作,包括运营商网络BG、企业业务BG、消费者业务BG,而后两者也被华为视为未来高速发展的新引擎。
华为表示,2012年,华为构筑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运营商网络、企业业务和消费者领域,均获得了快速健康的发展。
在运营商网络BG市场,华为积极发挥其固有的优势,推进业务的稳步增长。财报显示,过去的一年,电信行业面对诸多挑战,运营商网络BG在艰难中前进,市场持续领先,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600.93亿元,同比增长6.7%。在关键的LTE市场与传输网市场斩获颇丰,截至2012年年底,华为已在全球部署了170张SingleRAN商用网络,所有这些网络均已具备支持LTE演进的能力,其中139家运营商已经商用发布或即将发布其LTE业务。而在传送领域,华为已成功获得50多个100G的商用合同。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BYOD移动办公、软件定义网络(SDN)、宽带无线LTE等ICT创新技术的影响力持续加强,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业务模式转型成为必然。这一趋势也为华为企业业务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凭借对市场的理解与技术创新,华为网络、统一通信UC和联络中心CC等产品进入Gartner 2012年的魔力四象限报告“挑战者”象限,也为帮助其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5.8%的佳绩。
如果将运营商网络与企业业务方面,华为的极速扩张定义为“取”,那么,华为消费者领域则是“舍”,但这种“舍”也为华为带来了意向不到的效果。
2012年,华为消费者BG实现全球销售收入人民币483.76百万元,同比增长8.4%。全年整体发货量1.27亿台,其中智能手机发货量3200万台,同比增长60%。而从华为2011年的华为业绩报告中,不难发现,华为终端发货量却是有减无增,从1.5亿台将至1.27亿台。
这一切归结于华为终端去年的战略调整,大幅度削减低端智能手机,只保留了一些有特色的、差异化的机型。同时加大中高端智能手机的研发与市场布局。
在全球智能手机同质化,千元智能机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的今天,华为此举不得不说是一次巨大的冒险。但风险同样意味着机遇。华为终端董事长此前表示,尽管低端智能手机的削减,影响了部分收入,但华为终端的盈利却在增加,也使得华为手机从以前不赚钱的时代进入到赚小钱的时代了。
实际上,这只是华为终端战略的一部分,华为通过发力中高端智能手机,重构华为在消费者市场的品牌地位。2012年, 华为发布了Huawei Ascend智能手机品牌,陆续推出的多款Ascend系列产品在发达国家热销,实现从ODM白牌到华为品牌的转变。
铸就新型竞争力
对于一家成功的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对于电信业这一知识密集型产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其延续良性发展的关键。
华为财报中显示,在研发上,华为2012年投入了301亿元,占销售收入13.7%,同比增长了27.0%。其中研究投入13亿元,近十年华为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300亿元。
尽管华为曾一度以产品价格低廉,市场侵占性较强令不少海外企业恐惧,在市场中遭遇了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但华为产品的低价真的是外界传言的政府补贴、低价倾销吗?
华为的研发投入为产品的低价扫清了通道。法国《回声报》曾发文称,华为从一个不知名的民营企业已成长为年营业额350亿美元的成功电信企业,且保持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华为的竞争力,不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之上,而是依托研发投资和高技术工程师,已代表一种新型竞争方式。文章指出,华为的突飞猛进更多的是一种新型竞争,而且发展后劲不可低估。
据了解,目前,华为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人员有70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45%),并在德国、瑞典、美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6个研究所。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41948件,国际PCT专利申请12453件,外国专利申请14494件。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30240件。与此同时,华为加入了全球150多个行业标准组织,仅2012年向这些标准组织提交提案累计超过5000件,并担任ETSI、ATIS、OMACCSA和WFA等组织的董事会成员,在任180多个职位。
未来:旧战略新思路
在业绩取得重大成效之际,华为也开始反思,如何应对未来市场挑战。华为轮值CEO郭平指出,华为面临的一个突出挑战是:要让华为的全球化能力赶得上业务全球化的速度,并有能力监管不同市场的运营。
对于市场竞争,华为在财报中指出,华为所面对的市场在价格、功能和服务质量、新产品开发时间等方面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在某些地域市场上可能会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价格、产品、服务或其他的激励。科技的迅速发展、替代技术或行业标准的变化,不仅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也可能会增加新的市场进入者。”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充分理解并满足客户需求是当前技术变革和竞争的趋势,华为坚持持续不断地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新功能,同时帮助客户降低综合成本,以保持竞争能力,而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障经营业绩。“
郭平表示,华为需要更多的具有全球化思维的管理者,不论国籍、背景,建立能在全球范围内识别人才、使用人才的系统。收窄战略面,聚焦管道业务,也是为了提高我们全球的竞争能力。
目前,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5万员工,那么如何将这些员工与公司紧密的绑定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2012年12月31日,华为CEO任正非在发给员工的新年贺词中首次提出了“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发展思路。
华为CEO任正非指出,25年来,华为员工聚焦在一个目标上持续奋斗,从没有动摇过,就如同是从一个孔喷出来的水,从而产生了今天这么大的成就。这就是力出一孔的威力。我们聚焦战略,就是要提高在某一方面的世界竞争力,也从而证明不需要什么背景,也可以进入世界强手之列。
同时,华为也意识到“力出一孔”的基础是“利出一孔”的激励机制与惩罚制度。2012年,华为尝试按成功来获取利益和分享利益,而不是从上到下按结构来授予利益。据了解,2012年,华为给员工发放奖金达到125亿元(不包括股权分红),同比增长38%。郭平表示,2013年,华为将进一步简化管理,敢于让优秀的干部和团队担负更大的责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挣到更多的报酬,同时华为将继续降低内部运作费用率,努力将运营效率再提升。
延续聚焦管道的战略,并执行“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发展思路,华为有信心在各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快、更宽、更智能的信息管道和服务,并未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华为预计未来3至5年,华为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保持10%左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10-8 14:23 , Processed in 0.01639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