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帖子
查看: 1157|回复: 0

[转载] 21世纪00年代:x86的挑战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8 21: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Socket 7是最后一代共用接口的平台,再此之后英特尔试图通过平台更替彻底摆脱克隆党的威胁,这个策略英特尔仅仅成功一半,虽然借此干掉了Cryix,但物极必反,多点开花的副作用是对手团结到了一起,前ALPHA团队把性能优异的21264核心带到了AMD,康柏提供了EV6总线、摩托罗拉提供了先进的180纳米铜互连工艺(英特尔使用铜互连整整晚了一代),Athlon的名字成为英特尔的梦魇,性能与效率全面压倒了Pentium III,并于2000年抢先一步突破1Ghz大关,英特尔应对的高频Pentium III却发生了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直接导致第二次着名的召回事件,新千年可谓出师不利。

  Pentium 4是英特尔信心膨胀的极致表现,成为最富争议的产品,封闭的i850+RDRAM平台抛弃了大部分内存厂商和芯片组厂商,直接导致VIA的崛起和廉价的DDR内存的逆袭,频率至上的Netburst架构虽然在绝对性能上扳回一成,但效率下降,主流产品不及Pentium III甚至Celelon III引发诸多质疑。好在2002年转产130纳米工艺顺利,同时回归DDR内存,终于站稳了脚跟。而AMD则意外的在130纳米上受挫,开了新工艺不升频率反增功耗的先河,加之Opteron跳票,企业陷入危机。随着英特尔展示4Ghz的Pentium4,似乎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

  2003年的春天,X86进入64位时代,父亲却不是英特尔,曾经被认为最可靠的盟友的微软在关键时候选择了AMD64指令集,英特尔很不情愿但又无奈的成为了游戏规则的遵从者,这是IBMPC诞生后英特尔第一次丢失话语权。

  打击还在继续,万众瞩目的Opteron开进了英特尔的后院,Pentium 4在桌面平台颇受争议,但对应的Xeon平台在服务器和工作站上却如鱼得水,这是SSE2指令集的威力,古老的X87浮点在RISC处理器面前毫无战斗力可言,但SSE2改变了这一切,Alpha、SPARK、MIPS…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就此陨落,只有IBM的Power得以幸免。然而英特尔并没有高兴多久,最严重的克隆事件爆发,因为Opteron也支持SSE2,当然是英特尔自己授权的,凭借更优秀的系统互连架构(点对点直接互联比北桥共享能提供大得多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英特尔在2008年才实现类似技术)和内置内存控制器技术,Opteron在2008年以前对Xeon始终保持压制状态。

  惊天一跪

  面对AMD最新的Athlon64/Opteron处理器大兵压境,英特尔的法宝仍然是新工艺和大规模生产,两年前抢先一步进入130纳米不仅打乱了AMD的阵脚,还差点要了AMD的命,然而这回却碰了钉子,90纳米工艺功耗降不下去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半导体功耗来自工作电流和漏电流,2000年之前,工作电流占绝对优势,很少注意到漏电流的存在,但随着工艺的提升,这一问题被逐步放大,定时炸弹终于在90纳米Pentium 4Prescott上被引爆。工作电压再也降不下来了,设计的时候漏电流也没控制好,结果就是Prescott引领散热器的大发展,并且止步3.8Ghz,计划中的5GhzPrescott只能在超频玩家的干冰下实现了,而7Ghz的Tajas直接被取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04年10月,64岁的英特尔CEO贝瑞特跪着,面对6500人说:“请原谅我们”。他右膝着地、双手合十、神情庄重,他深色西服、浅色衬衫、花白头发。贝瑞特的Genuflection式下跪虔诚得让人为之动容,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放弃4GHz高频计划之后,面对基于完全点对点互联的AMD原生双核Athlon64X2,仅仅是将两颗Pentium 4内核固定在一块基板上的Pentium-D只能算仓促应战,甚至被玩家用户戏称为胶水双核,高功耗问题直到2006年进入65纳米工艺才得到缓解,性能则再也没有翻身过。

  当然,AMD在获得性能优势之后就开始坐地起价,相信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各位都应该对2年不降价1300的A64 3000+,和4xxx的A64x2 4200+都记忆犹新,在获取优势地位的AMD定价策略的确不如英特尔厚道。

  回归正道

  AMD的成功其实在很大程度得益于英特尔误入歧途,只要英特尔回到正道,其竞争对手将会毫无机会。2006年Core2 Duo应运而起,Conroe又重新回到重视效率的微体系架构,同时也赢得了苹果公司的垂青,这是X86又一大胜利。而AMD在硅谷最后的牛仔桑德斯退休后也失去了以往的锐气,核心架构再无建树,虽然从英特尔手中抢到了戴尔公司的订单,但随着系统互联红利消失,只能重新回到98年以前的态势。在一连串错误的收购和市场运作后,AMD于2009年失去了半导体工厂,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公司的创始人,永不放弃永不投降的杰里桑德斯曾说过,有半导体工厂的才是真男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虽然英特尔推出了颇为成功的Core系列产品,但在其成本却不是低廉的Pentium 4能比,为了平衡利润,2006年起出售了旗下的移动处理器XScale和相关资产,这一错误举措在很大程度导致后继英特尔错失移动互联网大潮的第一波浪潮,不过这个就是后话,我们将会在下个章节具体解读。

  竞争对手:AMD

  竞争激烈度指数:★★★★☆

  革新和创新指数:★★★☆

  社会推动力指数:★★★

  结局:在Core 2 Duo之后AMD已无力同英特尔正面抗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12 14:39 , Processed in 0.01570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