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存贷比监管红线应该取消
贷比监管放松传闻引出各种质疑媒体称75%存贷比监管标准有望取消
7月4日,《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从接近银监会的权威人士处获悉,目前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还未公布,但有关各方已初步达成共识,即在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中取消75%存贷比这一硬性规定,但是存贷比监管仍将作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日常考核的一项内容。
这条新闻一出,银行业人士纷纷叫好,但我们在新浪财经官方微博的评论中发现,部分业内人士提出各种质疑,第一,“存贷比”硬性规定是《商业银行法》中规定的,银监会似乎没有这个权力;第二,日常监管还是监管,同样会是硬性规定;第三,单放松这一指标没有意义,存准率+备付金比率起到了和存贷比同样的制约效果。
此外,我们也看到不少网友在微博上提出了担心,会不会中国央行印钞机又要开足马力放水了?
我们的观点是,这一监管指标有必要取消,不仅仅是银监会层面有必要放松相关监管,商业银行法的内容也有必要修改。
取消这个看似“防范风险”的指标,既是商业银行体系的现实需求,也是法律严肃性的需求,甚至还是防范中国金融体系和经济风险的需求。
存贷比是个有中国特色的监管指标
存贷比成银行放贷重要制约 业内人士呼吁跟进调整
所谓“存贷比”,本身是个被误传的说法,实际应该是“贷存比”,商业银行贷款和存款之比,本文从下面开始,将使用“贷存比”的说法。
1995年的商业银行法中明确“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但这是一个受历史原因和传统货币理论共同影响下出来的法律条文。一方面,90年代初期中国经历了剧烈的通胀,这个指标本身是当做紧缩政策来使用的;而另一方面,传统理论更接近普通人的感性认识,银行有了存款之后,把存款拿去发放贷款,贷款在运用中再变成存款,如此循环派生,这也部分符合市场经济早期的特征。
实际上,在信用货币时代,贷款的创造本身,实际并不需要存款作为前提,相反的是,每一笔贷款产生的同时,银行体系就会出现相应数量的存款。很多投资者每月关注M2的变化,增长有两个来源:除了顺差导致的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之外,也就是贷款创造的货币。基于“存款创造贷款”这一理论制订的规则已经脱离现实。
从执行环节看,“贷存比”现在算是银监会的四大硬性监管指标之一,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备付金比率齐名,主要作用仍然是限制无度扩张、降低风险,一旦违背将会受到贷款管制、新业务停批等处罚,近期逐渐从季末、月末监管,转变同时重视日均数据的监管,一直还是处于比较严格的状态实施。
存贷比监管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防范银行个体的盲目扩张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以及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但实际上,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加起来,完全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而资本充足率抑制银行资产过度膨胀的功能也更强。
在成熟经济体中,其余三个监管指标很常见,但几乎没有把“贷存比”纳入监管要求的,写进法律里更是极为罕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银行在海外开分支机构的,很多贷款的数量超过存款数倍,经营完全正常。
目前“贷存比”指标的压力,往往体现在中小银行身上,导致大银行天然的优势难以动摇。这一标准不断驱使银行尽量成为差异较小的“全能银行”,而在成熟经济体,以储蓄为主的银行和以贷款为主的银行,是可以有专业分工的,尽管实际贷存比差异巨大。我们看到监管层陆续推动的资产证券化和利率市场化,鼓励商业银行实现资产负债表多元化和差异化,也包含了一些突破这种传统格局的希望。
取消贷存比监管:既是现实考虑也是长远需要
外汇占款下降意味着什么
刚刚告别经济过热和通胀的中国经济,已经迎来衰退,在通缩和滞涨的边缘游走。对于老百姓来说,经济增长的好处未必会分享,但经济恶化的坏处必然会承受。
从现实的角度看,取消贷存比监管,有利于稳增长政策的有效实施;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取消这一监管指标也是为了防范更大的风险。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比经济衰退更令人担忧的情景出现,外汇占款开始出现局部时段的负增长,热钱开始出现流出迹象,而人民币汇率一改此前的升值势头,开始贬值。中国经济有可能逐渐“再平衡”,即持续数年的高顺差消失,外汇占款作为创造货币的源泉之一可能枯竭,甚至起到“消灭货币”的作用。那么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货币增长,主要得能依靠“贷款创造货币”等内生的驱动力了。
这个时候,贷存比、存款准备金率等金融监管指标实际对正常的货币增长已经形成了极大的制约,我们看到央行已经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果跨境资本流动出现进一步的恶化,那么存准率作为热钱的“池子”,继续下调的空间仍然很大,但贷存比这个法律规定的硬性指标,却可能形成制约存准率下调的效果,银行有钱还是贷不出去。
如果把中国的货币增长比作汽车,那么外汇占款是油门,存款准备金率等监管指标是脚刹,而“贷存比”就是一个一直拉着的手刹。
之所以这个手刹的负面效应此前并未明显体现,是因为外汇占款这个油门太足,在同踩油门刹车拉手刹的情况下,中国的货币增长一直摇摇晃晃地飞驰,拉动着宏观经济高速增长。但现在油门逐渐松了,脚刹也在放松,手刹却仍然死死拉住的话,那么离“硬着陆”并不远,而“再起步”却可能很遥远。
最后考虑到一个有些令人无奈的现实,法律不是挡箭牌,一旦需要的时候往往会被抛到脑后,比如09年刺激经济的时候,监管层就默认银行突破《商业银行法》贷存比的规定;但法律也不能完全没有严肃性,既然在执行环节可以肆意改变,不如取消这个过于生硬的历史遗留产物,其功能应该由更具操作性的其他监管指标替代。
(撰稿:杨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