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不相信考试”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27岁的黄红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保险专业,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面试和总成绩排在青海保监局专业监管岗位第一,后被告知因性格内向取消录用。另有两名考生也被拒录,原因为协调能力弱和年龄太小。(《中国青年报》5月10日)
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千难万险,公务员大门已遥遥在望,一马当先的黄红怎么也想不到,她最后关头倒在了“性格内向”这颗杀伤力巨大的子弹下面。
“性格内向”于公务员招录而言绝对是个莫须有的罪名。无论是《公务员法》,还是公务员考试相关规定,从未将报考者性格内向或外向规定为能否胜任公务员岗位的条件。更何况,“性格内向”在很多时候是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外人根本无法作出精准的判断。
姑且承认某些公务员岗位对报考者性格有些特殊要求。青海保监局这次招考公务员的岗位要求中有一条“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似乎是在要求报考者性格外向。但从整个招考过程看,没有任何一个环节可以证明黄红“性格内向”。最能考察“人际沟通能力”的当数面试环节,而黄红的面试成绩排名第一。若是面试考官认为她“性格内向”到无法胜任保监工作的地步,恐怕早就将她拿下了,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政审。
几乎可以肯定,黄红是在最后关头“躺着中枪”了,遭遇到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潜规则。其实,黄红等3名考生最终被拿下早有先兆——在体检环节3人就被检查出有问题,被要求复检,否则视为自动放弃。而3人当时分别身处北京、山东和吉林,这分明就是招录方故意从地理空间上给他们制造难度。未料这3名考生报考公务员之决心和毅力超出了某些人的想象,千里迢迢地赴西宁复检并顺利通过。
也就是说,很可能从一开始起,这3位就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有山西长治公考“体检门”在前,黄红等人的遭遇不算离奇,无非是招录方换了一套说辞。这一事件中,需要引起足够警惕的,是黄红被“性格内向”之后说的一番话:“我不相信考试了,完全不信任,这次我伤透了。”
“不相信考试”的潜台词是“不相信这个社会还有公平”。在经历或目睹了形形色色的“萝卜招考”之后,相信这已经不是黄红一个人的想法。昨日网易相关新闻下有网友留言:“这么多年考来考去就只考了一道题:你爹是做什么的?”
在当今中国林林总总的考试中,公务员考试的意义最接近于古代的科考,两者皆为通过能力测试擢拔公职人才的方式,因事关个人、国家前途命运和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公平竞争当为第一要义,一旦游戏规则不被遵守,其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不仅仅是对那些刻苦上进而无望跃过龙门的寒门子弟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它挑战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而言之,它会让普通阶层尤其是社会底层不再相信这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的社会。
“不相信考试”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言,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固然悲怆,但毕竟有希望,而一旦考试沦为“我奋斗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对寒门子弟而言这个社会就变得很绝望,这意味着制度性的上升通道被堵死。
山西长治公考“体检门”因媒体曝光,真相大白于天下,相关舞弊者最终被绳之以法。发生在青海的这起公考拒录事件也需要司法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厘清重重迷雾,严惩可能存在的舞弊者,以维护公考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它不仅关乎一场考试,关乎一些人的前途命运,更关乎人们对于整个社会公平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