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221|回复: 1

[转贴] 7000亿房息流入银行钱袋 地产商被指沦为打工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8 15: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7000亿房息流入银行钱袋 地产商被指沦为打工仔  地产商为银行“打工”?

  东地产  编辑部  报道

  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入,房地产产业链的天平已经倾斜。

  销售不景气、现金流为负的房地产企业,在掌握资金资源的银行业面前,顺理成章地沦为弱势群体,面对极度紧崩的资金链,开发商饮鸠止渴,成为高息差及火爆理财产品的主要买单者,而这正是支撑银行业暴利的主要根源。

  不仅是开发商,数量众多的购房者,无论是“房奴”抑或不动产投资者,也在高息差的“炒钱”时代,在月复一月的还贷中为具垄断资源的银行业打工……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在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时代,全地产产业链已无可避免地沦为银行业打工者。

  开发商与银行高息差及快速增长的银行中间业务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地产业为银行打工的事实是行业发展的趋势,还是暂时性现象?地产与银行的关系该如何厘清?《东地产》深入银行、地产全产业链,试图为你还原事实、揭开真相。

  银行巧立名目

  开发商或成“弱势群体”

  东地产  王建生  报道

  4月初,外滩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一位开发商的财务总监向银行递交了房地产开发贷的申请。与该银行一街之隔的自动存取款机上,一位年轻的白领刚刚存进一个月的按揭还款。

  相似的一幕并不鲜见,在银行扎堆的上海城区,随处可以看到房地产与银行密不可分的影子。

  开发商的贷款现实

  对贷款的开发商来说,递交申请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有项目评估、核查审批等一系列流程及若干费用。

  眼下,在楼市宏观调控的紧要关头,相较手握资金的银行业,传统上被视为暴利的房地产商已沦为弱势群体。

  “我们以前的贷款利率较基准上浮10%,这次估计可能在此基础上还会有相当程度的上浮。”前述人士告诉《东地产》,前些年地产行业景气、市场资金宽裕的时候,银行奉开发商为座上宾,很乐意贷款给开发商,但现在世道变了,楼市调控、资金紧张背景下,银行对开发贷评估更为保守,审查更加严格。

  “以我们一个9亿元销售总额的项目为例,银行给到的开发贷仅为1.5亿元,且为分批发放。”该人士称,贷款的额度占整个项目销售额的比例不到20%。另一方面,银行也更有议价能力,利息说多少就是多少,没有太多商量余地。

  除此之外,开发商还需支付一笔额外的费用。“现在贷款紧张,银行在每笔贷款的同时收取融资策划费,相当于咨询费用,动辄上百万。”该人士称,这相当于巧立名目的一项收费内容,这也是近几年在融资日渐紧张时才出现的;同时,这笔费用根据贷款额度的高低,银行资金情况的紧张与否,决定收取策划费用的多少。

  耐人寻味的是,在开发商眼中,银行业的“高收益对应高风险”不过是个悖论。

  “银行风险来源于开发商,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开发商向银行审批贷款时,提供的抵押物多为土地,而土地作为优质资产,一旦出现违约,银行可以作为第一受害人获取土地处理权。”

  这不过是开发商贷款现实的一个缩影。在宏观调控、流动性紧张的背景下,开发商和银行的角色,正在悄然变化。

  飙升的房企利息与暴利银行业

  上述开发商面对的贷款现实揭开了整个地产金融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沪深两市143家上市房企中,有74家发布了2011年的财务报表,其中纳入统计的69家实现净利润391亿元,但同期负债超过8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1%。

  与此同时,扣除部分未披露相关利息支出数据的公司,上市房企的利息支出出现大幅增长,平均增幅为68.5%。在行业代表性公司中,利息支出额度最高的是万科,达到12.52亿元,同比增幅为11.26%;而利息支出增长率最高是华丽家族,增长率达到772.67%。

  利息费用的大幅飙升,除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影响,整体负责规模上升以外,与利息的大幅上升也不无关联。

  2009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利率在6%左右,中小地产企业的融资利率10%左右;但到了2012年,大型大型房企的融资利率飙升到12%至15%之间,而中小房的利息则高达15%至30%之间。坊间更有传闻称,有中小地产企业的融资利率已经超过30%。

  来自银行业不断提升的息差水平,也佐证着这一现实。以建行为例,2011年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57%和2.7%,较2010年分别提高17个基点和21个基点。农行在报告期内,净利息收益率上升28个基点,达2.85%;净利差扩大23个基点至2.73%。交行去年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49%和2.59%,比2010年分别提高10个和13个基点。

  与房地产企业利息支出飙升和高息差相对应,银行业则赚得盆满钵满,这也使得银行暴利的说法进入公众视野。

  据已公布的年报资料,2011年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业利润则逆势增长。公开资料显示,浦发银行(微博)(9.12,0.19,2.13%)、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13.44,0.27,2.05%)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年利润增速均在35%以上;而五大国有银行去年共实现净利润6745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工行年报显示,该行2011年实现净利润208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为全球最赚钱银行。

  另据统计,201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总额高达1041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以一年365天计,银行业日均赚约28.5亿元。

  银行表外资产主要买单者

  在银行业高额利润的背后,除开发商直接的开发贷为银行提供高息差外,以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银行业表外资产中,房地产开发商亦是主要的买单者。

  高息差和中间业务的增长,被认为是银行高额利润的主因。而银行中间业务中,火爆的理财产品为其中典型。根据目前商业银行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多家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售量超过万亿元。以工行为例,2011年,工行境内销售各类个人理财产品41,352亿元,比2010年增长74.2%。

  但火爆的理财产品中,处处闪现房地产开发商的影子。

  由于监管因素,在类似问题上,银行、房地产业相关人士在接受《东地产》采访时,大多闪烁其辞,或只私下交流,态度上虽心知肚明,却又讳莫如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理财经理表示,“有一些信托理财产品,被包装后出售,其实最终是流向了房地产市场。”

  而一位财务顾问公司的合伙人也向《东地产》透露,他曾参与过一家集团企业的融资,以集团非房地产业务进行信托理财产品的融资,而最终资金被用于集团房地产业务。

  外资投行的研究也印证了上述说法。美银美林在稍早前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表外业务大约占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10%至20%,这相当于25%至60%的银行贷款总额;目前已有超过40%的借款者都是通过信托方式贷款,房地产商占绝大多数。

  这也意味着,在传统的贷款业务之外,那些增速迅猛,为银行利润贡献较大的理财产品等银行表外资产业务,有相当数量为开发商买单。

  事实上,正如采访中一位开发发商向《东地产》记者所言,“资金越是紧张,开发商日子越难过,银行越有话语权,也就能赚越多。”

  7000亿房息流入银行钱袋

  从几年前利率打折,到现在不断上调贷款利率,不断加息,银行赚取的利润更多了。

  东地产  汪露  报道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日前表示,中央多次下发文件调控市场,房价也确实下降了,可老百姓却没有得到实惠。

  从几年前利率打折,到现在不断上调贷款利率,不断加息,购房者付给银行的利息相对于前几年多出了几十万,银行赚取的利润更多了。

  银行寡头坐收渔利

  《东地产》记者日前走访沪上农业、工商、建设、交通、民生、渣打、花旗等银行了解到,首套房贷款利率部分优质客户可执行基准利率的0.9倍,普通客户仍然按照基准利率执行,对于合作机构的客户,可最低打8.5折。

  即便如此,相对于三年的房贷利率,目前基准利率偏高,购房者房贷利率高企,银行仍不少赚。

  中投联达(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联达地产机构董事长杨少锋在微博表示:“谁才是房地产最暴利者?按现有基准利率,一套100万元房地产3成首付20年贷款,购房者支付给银行利息超过60万元。按照2011年末10.67万亿的房地产贷款余额,银行一年从房地产获利7000亿元。”

  《东地产》实例计算了解到,贷款170万元30年期,购房者如今所支付的利息比2008年高出68.78万元,也就意味着,银行多赚了68.78万元。

  记者以一套单价2.5万元/平方米,10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计算,目前房子总价250万元,首套房贷款首付30%以上,需花费至少75万元。《东地产》记者以贷款170万元,按贷款30年,按照沪上各大银行给予目前首套房最高利率优惠8.5折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购房者每月需还款1.02万元,总还款额为366.63万元,总之付利息为196.63万元。而在2009年,同样的贷款额度和贷款年限,购房者每月只需还款8300元,总还款额为297.85万元。

  对于二套房买家而言,如今所能享受的最低贷款利率已达7.755%,高于基准利率10%,是三年来的最高点。

  同样以单价2.5万元/平方米,10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计算,二套房贷款首付60%以上,需花费150万元,贷款100万元,按贷款30年,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购房者每月需还款7167元,总还款额为258万元,支付利息高达158万元。

  近三年以来,连年加息,导致房贷逐年上涨。

  仍以2.5万元/平方米,100平方米为例计算,二套房首付40%,100万元,就首付上来说,2012年比2008年多增长了50万元。仍旧以贷款100万元30年来计算,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购房者每月需还款6340元,还款总额为228.25万元,支付利息达128.25万元。如此,每月还款额相对于2008年多增了827元,多支付利息29.75万元。

  优惠房贷差别对待

  即便是目前首套房商业贷款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打8.5折,但并不是每一位首套房业主都能享受折扣利率。

  “现在也是响应政府号召,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银行都有折扣利率,即便有也会优先贷给在银行有大额存款,或跟银行有业务往来的优质客户。”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科科长向《东地产》透露。

  而这在申请贷款人身上也能发现,得知最近银行房贷利率有所松动,加之开发商给出的一些优惠政策,方先生决定就在此时出手实现置业。“没想到在房贷办理时遇见关卡”,方先生显得有些无奈。《东地产》了解到,方先生从与开发商的有合作的工商银行(4.38,0.04,0.92%)申请到85折优惠的房贷利率,已经按照银行按揭要求递交了有关材料。“申请快一个月了,也没批下来,打电话到银行去问,银行工作人员冷冰冰的说前面还有很多人在排队。让银行赚钱,还要看他们脸色。”方先生有些气愤。

  在去年“限贷”的背景下,银行为给优质客户放贷,不惜提高首套房利率至1.1倍。业内人士称,银行已经成为房地产行业最大的暴利者,若要房价回归合理,银行暴利就必须得大幅降低。银行给购房者优惠利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服务时表现出来的“抵抗情绪”实在让如今的购房者寒心。

  房贷利率直线“上调”

  纵观近几年的房贷利率,只有2008年12月份从原基准利率6.12%下调至5.94%。5.94%的基准利率“坚持”了一年多,直至楼市“火了”。限购令出台了,房贷利率开始“一路高歌”,不断上调。其中,2010年10月份上调至6.4%,12月份上调至6.6%;2011年,连续三次加息更是让众多购房者欲哭无泪。

  银行从2008年底到2009年鼓励买房,到今年银行主要是推进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从基准利率的0.7倍上调到基准利率,再从基准利率上浮5%到10%,甚至15%、20%,这就意味着购房者的实际利息成本增加了30%-40%,按照最大上调幅度50%计算,意味着房贷利率已经超过了10%,等于至少加息了4次以上。尽管房价下降了,但老百姓实际上付出的钱并没有减少,钱都让银行赚去了。

  拿了当年7折优惠利率的购房者每每提起,都要好好回味一番,“2009年年初,购房者们随便掏出几十万,就能撬动几百万的房子,7折的房贷优惠利率让那时候的投资成本折上加折。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好景’真是一去不复返了。”2009年在普陀区实现置业的张先生向《东地产》表示。

  不过,尽管基准利率在加息背景下连年上涨,但相较于2007年之前,相对更低。因此,业内预计,商业贷款基准利率未来还将上调。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5: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emico_ljj

银行对地产嫌贫爱富:先贷国企再贷民企



  银行嫌贫爱富 地产金融同床异梦
  房地产业与金融市场都是孪生姐妹,地产对金融市场的依赖是非常大的。
  东地产  童丹霞  报道
  2012年4月3日,博鳌亚洲论坛的最后一天,63岁的招商银行(微博)(12.01,0.16,1.35%)行长马蔚华,带着与生俱来的东北口音,说出:银行很多业绩的贡献来源于房地产,银行很多风险资产的贡献也是房地产。
  该言论,立时被互联网疯狂转载传播,有观点认为终于有人正面银行风险,也有人认为银行资金平台抽血房地产,围绕着银行与房地产关系论再度被热议。
  而就在同一天下午,马蔚华的老朋友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微博)参加《2012中国房地产大变革》论坛中,透露这半年房地产商倒闭没有绝对数字,但并购却会大量出现。
  话音刚落,没过几天,浙江杭州就出现本轮调控下首家破产房企,资金断裂成为绝杀武器。掌握资金平台的银行,也在重新评估考核,向中小企业发放的开发贷几乎停滞。
  先贷国企再贷民企
  “银行并不是慈善机构,并不会雪中送炭。”沪上一位正在松江九亭房地产项目的项目公司负责人告诉《东地产》。
  在他经历之中,当政府不对房地进行调控时,银行给到开发商贷款相对温和,并不太注重企业性质;而当遭遇调控,银行首先确保的大型国企资金链,然后才会对优质的民营企业进行开发贷,中小民企从银行获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必须付出更多的融资成本才能获得。
  “所以,从本质上中小民营开发商更多地依赖于银行,而银行依赖于大型国企。”上述人士认为。
  而就在此前,据建设银行(4.74,0.06,1.28%)内部人士透露,建行总行已向全国38家分行下发2012年房地产行业信贷调整的文件,规定“分支机构不得对小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据悉,该文件要求,“开发贷占对公贷款比例超过15%的一级分行、各限购地级市所在地分行,应严格控制新增贷款投放,降低集中度。”
  对此,马蔚华也透露,“中国的银行金融贷款总量达100多万亿,而中小企业仅得到15万亿。从目前情况看,中小企业贷款还有很大缺口。”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房地产业与金融市场都是孪生姐妹,地产对金融市场的依赖是非常大的。在目前国内这种融资成本下,对企业的发展往往会起着灾难性的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小老板也只能跑路了,这是很可怕的。”
  差别对待促成行业垄断
  当面对银行的差别化贷款政策,对一些大型房企却占据优势。
  星浩资本CEO赵汉忠认为,“做房地产说到底就是做金融”,房地产企业能否壮大,关键还要看资源整合能力,而资金整合是其中一大关键。
  这样的看法并不鲜见,住建部房地产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2012年金融论坛上就提出,大型房企融资优势将让促使强者更强,市场占有率在本轮调控后将会大幅上升。
  不难发现,在融资普遍遇到瓶颈的当下,大型房企融资渠道依然宽敞。
  中航地产(12.09,0.36,3.07%)此前公告表示,中航地产以南京中航19%的股份进行质押,将与兴业银行(13.44,0.27,2.05%)、南京中航三方签订《委托贷款借款合同》,借款不超过7000万元,期限为一年,借款利率不超过7%。
  其他房企也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种融资工具进行大手笔融资。中国建筑(3.20,0.09,2.89%)近期表示,计划推出30亿元的中期票据。华侨城集团也表示,已委任中金公司和工商银行(4.38,0.04,0.92%)为主承销商,承销其新注册的总额60亿元人民币私募中期票据。
  “房地产业与银行业是互惠互利又互相制约的关系。房地产的贷款对银行而言是最优质的贷款,房地产的开发贷款优质却存在大量的经营风险。房地产业与银行业目前的关系很微妙。”微妙的银行与房地产关系,在开发商看来再正常不过。
  房企贷款未触红线
  对于马蔚华提及的银行风险来源于房地产企业,成为业内驳斥的重点。
  “开发商向银行提交贷款,多以土地作为抵押物,尽管会出现重复抵押,但一旦出现危机,银行拥有最先受偿权。”沪上一位在新江湾城开发高端项目的开发商反驳称。
  从建设银行2011年财报显示来看,去年该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有所反弹,但并未触及红线。其中,2011年下半年建行房地产开发相关不良贷款环比增加19亿元,同时不良率也略有上升至1.85%。
  对此,对于上升的风险,建行首席风险官黄志凌也介绍称该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可控。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调整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政策,提高房地产信贷风险防控能力,也让风险屏蔽于门外。
  央行行长周小川称,中国地房地产价格不会大起大落,金融机构完全可以承担和控制房地产调控带来的风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1-25 18:37 , Processed in 0.01789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