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索尼已经忘记了创业之本
索尼的两位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图片上的话颇有深意:若不行动则仅仅是梦想;好奇心产生创造力;相信创造力,终将梦想成真。
在索尼公司内部,也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索尼未能研发出类似iPod、iPhone、iPad等的产品,非但没能成为‘苹果’,反而日渐衰落了呢?答案见仁见智,但通过寻找何为索尼的创业之本,或许能找到答案。索尼“病”就病在已经忘了创业之本——技术至上。
索尼沦为“金融企业”
“从1990年代后半期开始,索尼或如一团残火”——关注索尼20多年的某资深证券分析师如是形容索尼的衰落。的确,曾陆续推出半导体收音机、可携带黑白电视机、随身听、3.5寸软盘驱动器等12项划时代技术的索尼,在自1990年代之后的20年里,几乎没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划时代的产品。索尼公司最关键的中核部门——电视机业务,自2005年起已连续8年持续赤字。
如今的索尼靠什么赚钱?出人意料的是:今天的索尼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金融领域,而非其专长的电子通信领域。新浪财经采访了几位已从索尼辞职的人士,大都认为“已经弄不清索尼到底是什么公司了”。
曾经是索尼天下的电子通信领域,如今已成为苹果的天下,苹果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苹果制胜的武器便是凭借全新的理念和iPod、iPhone、iPad等划时代的产品,全面颠覆了人们听音乐、智能上网的常识,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
不仅如此,苹果正欲凭借“iTV”全面攻占电视机市场,相信不久的将来,苹果有望成为世界最强的家电厂商。届时,曾经的索尼将被苹果全面取代。
技术:索尼之本
索尼创始人井深大在公司创立志向书的第一句写道:“最高程度地发挥精益求精的技术者的技能,创建自由阔达、愉悦的理想工厂”。显然,在井深大眼中,索尼要建成以技术者为中心的公司。但如今的索尼不但有大量的技术者出走,且不惜采取裁员之举,从2005年之后,在斯金格体制之下,这一趋势进一步加速。
其中,近藤哲二郎的辞职堪称是标志性事件。近藤哲二郎1980年进入索尼工作,被视为是“索尼最后的异端儿”,他主管映像技术研发部门,曾开发出DRC等高画质技术,搭载了DRC的WEGA等产品曾大为畅销。但2009年,近藤哲二郎主管的最先端技术研发部门惨遭解体,以此为导火线,索尼的大批技术人员被韩国三星(微博)和LG等竞争对手挖走。这导致的结果如今开始呈现,在超薄电视机领域,三星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排第一位,居第二位的韩国LG的市场份额也升至13%,而索尼则滑至世界第三,市场份额减至9.9%。而承担起韩系跃进的大部分主力正是从索尼出走的技术者群体。
索尼很早便研发出了新产品“CLIE”,该产品可以根据PHS实现网络链接,外出时也可以发邮件、上网等,可惜索尼并没有在此基础上附加通话功能。知名媒体人立石泰则在《别了!我们的索尼》一书中不无遗憾地写道:“我无意主张,如果当初将CLIE改良为智能手机的话,会胜过iPhone。但可以乐观地预测,如果当初能够进一步精益求精的话,CLIE或许会成为智能手机的代名词而大获成功。”
然而,当时的索尼正是技术人员遭受冷遇而大批流失的时期,当时的组织环境与井深大所设想的“最高程度地发挥精益求精的技术者的技能,创建自由阔达、愉悦的理想工厂”大相径庭。
实际上,如今的苹果正如昔日的索尼,共同点都是“凭借崭新的产品颠覆人们的生活模式”。正如今日的iPod、iPhone、iPad等产品,索尼也曾经生产出划时代的产品,如半导体收音机。日本著名的《钻石周刊》杂志的创业者石山贤吉曾在1960年10月24日发表轰动一时的报告《精密调查探求未知世界成功的索尼》。他在报告中如是记载了与索尼创始人井深大的对谈:
石山贤吉问井深大:“收音机曾有两个不便,一是电池很容易耗尽,二是携带起来有点重,不方便携带。如今的收音机只比手抄记事本稍大一点儿,携带已经很方便了,可以说已经完全解决了其中的一个不便,今后要解决的就是电池问题吧?”井深大回答:“是的,要确保电池可以长久使用,放入一块电池至少应确保可以使用半年。”石山贤吉听后激动地追问:“索尼已经生产出这么耐用的电池了吗?”井深大回答道:“没有,我们的目标不是发明电池,而是要研发耗电极少的装置,如今已经成功了,那就是‘半导体’,因此我们将生产命名为‘半导体收音机’的产品。”
当时的井深大带领着世界一流的索尼技术团队,凭借日本人特有的“匠之心”,精益求精地研发出了改变世人的半导体收音机。并在此后,进一步完善改良,让半导体实现了量产,大幅降低了半导体的价格,让便携的半导体收音机成为了人人可以买得起的日用品,当时给人的冲击无异于今日的苹果系列产品。
所谓“让生活焕然一新的产品”,是指那些谁都没看到过、使用过的产品,但只要一经推出便可彻底改变人们生活的节奏。要立志研发这样的产品的话,参考所谓的“先例”恐怕是毫无意义的。1987年6月6日,索尼的另一位创业者盛田昭夫如是说道:“要首先研发出产品来,然后唤起人们需要这项产品的意识。这便是杰出企业应有的‘创造市场’的战略意识。我从来都不会委托市场调查,如果询问了消费者‘你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后,再根据消费者意见研发生产就已经太晚了。”
可以说,创造了苹果奇迹的乔布斯和井深大、盛田昭夫在许多理念上是相同的。乔布斯也追求生产“彻底的产品”,为了寻找生产iPhone4的合适金属素材而足迹遍及全世界的若干角落,连一个镇上的小工厂都不放过,而对设计不满时会不厌其烦地要求改进。而对于“市场调查”的看法,他和盛田昭夫的理念完全一致:“从不做市场调查,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不是消费者该思考的任务。”
众所周知,乔布斯曾经拜访过索尼的总部,他曾是索尼忠实的“粉丝”,而希望能与迷恋的索尼一起开展商业。这些过往的经历或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乔布斯。2001年乔布斯提出“digitalhub构想”,即将身边的数码设备与电脑相互连通,如今iTunes正在承担这一功能,然而这一构想早在1968年,盛田昭夫在并购美国最大的广播公司CBS时就已经提出,1989年索尼并购哥伦比亚电影集团时,盛田昭夫再次提出“硬件和软件如车之两轮,必须同步前行”,然而,索尼至今都未能实现这一设想。
以“技术至上”为立身之本的企业——索尼,正在背离井深大和盛田昭夫等创业者的创业精神,索尼的“技术色彩”正在减弱,而渴望通过不断为世界贡献划时代产品以实现企业存在价值的最初的那份冲动,如今已逐渐不复存在。当有一天,索尼完全“沦落”为一家“金融企业”时,我们应该不无遗憾地对那个索尼说一声:别了,索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