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139|回复: 0

[转贴] 新加坡电子产业发展迅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4 23: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提到新加坡,我们往往会联想到美丽的圣淘沙和鱼尾狮,但其实旅游业并非新加坡的支柱产业,真正拉动GDP增长的则是以电子产业为龙头的一系列实体经济。

来自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简称EDB)的数据显示:2009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为2650亿新元(1820亿美元),其中制造业以20%份额居首位;而在制造业中,电子产业又以32%的比重遥遥领先于化工、交通、生物医药等其他产业。

新加坡EDB电子产业署署长方秉芬告诉记者:“尽管在去年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新加坡GDP出现2%的负增长,但电子产业依旧逆市上扬,创造产值达639亿新元,解决就业人口约9万人。”同时她还表示,今年一季度新加坡GDP急速回升,电子行业累计产值上涨70.2%,成为重要的经济引擎,外资企业纷纷进驻并设立分支机构,产业项目投资和技术人才引进也越发频繁,截至目前,全球电子领域排名前50的知名企业都将自己的研发中心或亚太总部迁移至此。

这一连串的数据足以投射出新加坡繁荣的产业景象,但令人好奇的是,为何这样一个资源贫瘠、土地稀少,连饮用水都要进口的国家能够吸引如此多跨国企业的目光,并成为他们立足亚洲、辐射全球的战略要地?在走访了新加坡当地众多的电子企业后,记者发现,良好的亲商政策、成熟的产业环境、开放的人才引进以及便利的运输通道成为了企业们评价新加坡的一致口径。

亲商环境赢得企业信任

“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完善的商业服务设施一直是新加坡政府给予跨国企业的重要承诺,同样我们在税收等方面也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Contact Singapore区域主任王隆庆告诉记者,在新加坡,企业申请执照的流程非常简洁,手续齐备的话只需要几分钟时间。

在今年4月,新加坡经济战略委员会更是提出了七大经济促进战略——提升本地技能、打造亚洲枢纽、加强研发成果商业化以及促进全球化文化交流成为政府报告中的关键词。这些战略也将进一步巩固外资企业投资新加坡的信心,“并为新加坡未来10年内实现年均增长3%~5%奠定基础”。相关政府官员还表示:“跨国企业未来依然是国家经济中的主要角色,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将吸引中型企业和亚洲企业进驻,并在产业链中形成互补。”

如此成熟的经商环境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演变,新加坡逐渐意识到,只有发展具备高附加值的创新科技产业才能使国家经济长远发展,因此新加坡坚持经济转型,从上世纪6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到70年代的技术密集型,再到80年代的资本密集型,90年代的科技密集型,直至发展成为今天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而电子产业的重要地位也在这一长期的产业经济转型中不断凸显。

与此同时,新加坡独特的人口构成也为众多企业实现全球化提供了舞台。Silicon Labs嵌入式混合信号产品设计总监Kafai Leung表示,IC设计的人才和技术门槛非常高,企业为谋求发展需要不断吸收外界养分,因此全球化是芯片企业的必然趋势,而新加坡正处中西文化的交汇处,摒弃了本土文化限制,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下得以快速成长。

链条式发展打造产业群

除了亲商环境,链条式的产业群建设也是新加坡电子产业的重要特征,半导体行业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最新数据显示,半导体已成为新加坡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占电子制造业58%的份额;同时,新加坡半导体的产能在全球的比重已从2001年的6.3%上升至2009年的11.2%,由此,新加坡成为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重镇。

“从IC设计、芯片制造,再到封装和测试,新加坡的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生态环境,来自全世界的芯片大鳄几乎都已在此设厂,紧密的产业链条不但为企业找到了产业定位,同时也在加速产业的全球一体化进程。”Avago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Iris表示。

来自EDB的报告显示,新加坡半导体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00家,分别来自北美、欧洲、日本等多个地区,其中包括40家IC设计公司、14家硅晶圆厂、8家特制晶圆厂、20家封测公司以及一些负责衬底材料、制造设备、光掩膜等产业周边企业。而在今年5月,英飞凌表示将再度投资1400万新元,扩充自己在新加坡的研发基地。

“产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无论对当地经济还是企业发展都是有益的,联发科作为IC芯片设计厂商在无线通信、多媒体数字领域提供芯片整合解决方案时,已与当地多家半导体相关企业达成了合作关系,以完善联发科在研发和测试方面的工作。”联发科研发部门杨文轩表示。据悉,联发科早在2004年就在新加坡成立了研发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1-23 05:12 , Processed in 0.02379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