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6453|回复: 17

[转贴] TD悲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9 22: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所有迹象似乎都表明了中移动支持TD-SCDMA——中国本土3G标准的决心。中移动已宣布将2009年TD-SCDMA的CAPEX从人民币300亿元调高了近一倍至588亿元,各地TD二期网络项目纷纷投建,普通消费者也感觉到各种媒体上越来越多的3G广告……然而如火如荼的投资和建设热情之下,TD的时代是否就要来到?细心的行业观察人士发现,在中移动新推出的188号段TD服务中,并没有对这一本土标准的大肆宣传或冠以TD之名,而代之以一个笼统含混的3G。
  

实际上,TD的前景仍然未见光明。即便对于富可敌国的中移动,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即便已经上马3G多年的国外运营商,仍然找不出一项有足够盈利能力的服务。在TD-SCDMA所支持的业务中,除了可视电话是其特有业务,其他业务品种在纯GSM环境下均可支持。相对于巨大的TD网络建设费用和用户的迁移成本,仅仅靠可视电话一项业务实现服务差异化并盈利,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TD至今没能赢得主要手机终端供应商的支持。对于手机用户,终端是其和运营商之间的唯一服务接口,也是最直观获得服务体验的门户——而这恰恰是TD最薄弱的环节。除了三星,LG和摩托罗拉在TD二期期手机招标中合计中标3万部外,其他主流手机厂商或者还没有推出产品,或者只有个别型号参与竞标。在缺乏主要终端供应商支持的情况下,如何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如何将服务以最好的形式展现在终端上,成为中国移动面临的最大难题。尽管中国移动警告国外厂商,不支持TD终端的发展可能影响GSM相关手机的采购,但在一个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亿的市场,TD二期采购量仅有20万部的事实对主流手机厂商难有说服力。
  事实上,业内普遍相信中国移动大幅提高对TD-SCDMA的投入并不是出于运营需求,而是为了响应国家“保8”促增长的号召。有趣的是,尽管存在手机终端匮乏、网络覆盖不足、商业模式不清晰等诸多问题,TD使命并不会让中移动进退失据——相反,公司在某种程度上赢得了主动。
   中移动如何消化“鸡肋”
  
虽然在3G市场上处于不利位置,中国的特殊环境却让中移动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首先,距离DoCoMo开通全球首个3G网络八年之后,中国才正式发放3G牌照。与此同时,由于技术原因,LTE彻底击败WiMAX成为多数运营商的4G选择——AT&T和Verizon已率先表示准备在2009年开始升级至LTE网络,2010年进行正式商用。在全球3G生命周期几乎过半,主流技术向LTE发展的趋势下,中国移动选择了向LTE倾斜的策略。
  据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小庆表示,未来60%的投资都将用于TD向LTE的演进。此外,中国移动在TD二期采购中明确表示,所有设备必须支持向LTE的平滑过渡,并且基站等平台将来也可以与LTE共用。相比对TD的冷淡,主流厂商对于TD-LTE明显抱有更大的热情。在刚结束的世界移动大会上,不单普天和大唐展示了TD-LTE样机,爱立信和诺基亚西门子对TD-LTE和FDD-LTE的融合也表现的非常积极。
基于目前的技术和产业链现状,靠TD在市场展开竞争,中国移动几乎没有胜算。但在相近的投资额下,利用发展TD为契机,引导产业链向TD-LTE和FDD-LTE融合发展,由此直接跳过TD作为3G的发展阶段,重新回到世界主流技术标准,并且获得广泛的主流厂商支持,不失为一个巧妙的策略。同时,距离下一轮世界范围内LTE的准商用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TD这条鸡肋反而有可能让中国移动抢在所有人的前面,成为业务能力更强的下一代运营商。
尽管相对于从WCDMA平滑升级到FDD-LTE,TD-LTE和FDD-LTE的融合仍需要更多投入,但爱立信和阿尔卡特朗讯在LTE上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华为最近为TeliaSonera成功部署LTE网络的经验,都足以说明TD-LTE之路比TD-SCDMA更好走。根据ABIResearch数据,目前已有18家运营商宣布了LTE部署计划,除了AT&T和Verizon以外,多数运营商将正式商用时间安排在了2011-2012之间。而对中国移动来说,香港LTE频段的竞拍成功更是为其积累相关经验做好了准备。
TD运营商还是TD终结者?
  

通常情况下,选择怎样的技术路径和发展战略,应是运营商商业决策的结果。但中移动选择TD-LTE和FDD-LTE融合发展的战略,却来自各种非商业因素的压力——正因如此,中移动和TD勉强结合的后果,很可能会加速中国多年投入开发的TD-SCDMA走向毁灭。
  


首先,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理论上的生命周期大约为20年,但按照中移动的策略,在TD正式投入运营两年之后,就可能全面升级到LTE。从厂商投资回报的角度,这完全是难以接受的。
更可怕的是,由于LTE的融合策略实际上是TD-LTE向FDD-LTE兼容的过程,这将直接造成了中国国内厂商多年积累的TD-SCDMA技术优势丧失殆尽。根据3GPP对TDD-LTE和FDD-LTE融合的定稿版本,标准融合直接会降低国际设备商进入TD-LTE市场的门槛。
因此,中移动的LTE融合战略,实际上破坏了TD-SCDMA的生命周期,并且放弃了已有的技术积累,重新让国外设备商占据了技术主导地位。因此,这样的融合策略,实质是中国移动边缘化TD-SCDMA,最终跳过TD重新拥抱世界主流技术的过程。
谁对TD负责?
  

融合策略很可能将中国多年投入的TD-SCDMA毁于一旦,但中移动并无太多选择。虽然带着国企标签,但香港上市公司中移动更需要对运营业绩和全球股东负责任。而三张3G牌照同时发放的现实,以及竞争对手凶猛的发展态势,更让移动摒弃了对TD的幻想。
    
TD-SCDMA的终结还将带来整个TD产业链的沦落。目前TD产业链——从上游的芯片,网络设备,到下游的终端乃至某些测试软件和设备——基本由国内厂商或者合资厂商开发提供。如果中移动按照传统的3G运营路线图发展TD,国内厂商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这也符合中国支持自主创新和本土企业的初衷。但中移动迅速向LTE转移的战略,将早早断送了国内TD厂商的收入来源,不单令TD前期投入得不到回报,也让产业链失去了倚靠的平台。可以预见,中移动的融合策略越成功,中国国产3G也会越迅速地寿终正寝——只在LTE前面留下一个前缀符号。
    
作为一场昂贵的自主创新试验,TD无疑失败了。中国需要另外寻找真正结合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技术道路。
发表于 2010-1-10 2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很精辟 TD形势真的不乐观
发表于 2010-1-16 21: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那么悲观
发表于 2010-1-17 00: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那么悲观
发表于 2010-1-17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那么悲观
发表于 2010-1-17 16: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matwav.com/?fromuid=449974一个很好的学习小波的地方!
发表于 2010-1-17 16: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3 16: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能平滑过渡,直接搞LTE也很好,而且有助TD——LTE——advanced标准的成熟!
发表于 2010-1-25 23: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TD行将没落,是不争的事实。
发表于 2010-8-21 13: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迹象表明向TD-Lte过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2-2 08:38 , Processed in 0.02163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