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 | 《生命的肖像》(德)贝阿塔·拉考塔瓦尔特·舍尔斯著王威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
什么是对一个人生命最简单也最平等的概括?看过德国摄影师瓦尔特那套著名作品“死亡肖像”的人会回答:两张黑白照片。如果你捧着这部摄影集的中文版《生命的肖像》,会觉得它可能是你看过最沉重的书,因为薄薄一百多页书里竟承载着25个人的生老病死,而你必须直面他们濒临死亡时的瞳孔以及死后安详的面容。
“死亡肖像”是瓦尔特颇具争议的作品。摄影师花了近两年时间,在“临终关怀”慈善医院里,用镜头拍摄那些在这里“等死”的人。整套作品拍摄了34个人(中文版收入25人),他们中有作家、警察、官员、工人、医生、银行家、农民、几岁的孩子甚至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们的身份、年龄、工作、性格、社会地位各异,但必须同样面临死亡。而瓦尔特采用最简单和一视同仁的艺术形式——两张照片:一张记录他们活着时的状态,另外一张则是他们死亡后的表情;一段文字:写下摄影师与女友每天陪这些人谈心交往过程中的难忘故事。《生命的肖像》涉及的每个人对于死亡以及人生的态度,无论是恐惧还是坦然,麻木或是清醒,最后都浓缩成两张照片与一段文字。图像对比的视觉刺激,加上细腻文字塑造的每一个死者的丰满形象,似乎暗示着人类不可能抗拒的“尘归尘、土归土”的命运。
虽然欧洲有句俗话: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人们不愿提它,但没人不去想它,即“性”和“死亡”。《生命的肖像》在欧洲出版前,曾被广泛批评,很多人认为把生与死的图像放大并过于残忍,尤其是那些原本拥有生命、眼睛闪光的人像变成了同样清晰、毛发毕现的遗像,让人感到难以名状的悲伤。但书出版后却是接连再版,十分畅销。不少读者认为这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对故去亲人的怀念,提醒人应该珍惜现在”。瓦尔特也因这套作品获得包括ADC金奖和荷赛银奖等纪实摄影方面的最高奖项。他曾表示,“当人们看到这些照片时会想人的一生多么短暂,我要名和利等身外物干什么呢?人的内心很容易和这些照片产生共鸣,我认为这是它受欢迎的原因”。
实际上,瓦尔特并不承认有的评论家所说,“他每一个系列作品都在思考一个哲学问题”。他早期那些拥有人类表情的动物肖像摄影《动物的灵魂》源自于自幼与宠物为伴的经历,他声称要拍出动物的尊严。而之所以选择“死亡”作为题材,瓦尔特曾表示,“如何让人克服死亡恐惧,这是我的追求”。因为瓦尔特年少时经历了二战最后时刻,苏军与美军攻入德国的悲惨回忆,他目睹父亲和不少邻居惨死于战乱,甚至在他母亲被埋葬的时候,瓦尔特“连看都不敢看一眼”,“死亡”的阴影在他心里一直挥之不去。
与“临终关怀”慈善医院里各类等死的人接触,渐渐让瓦尔特开始重新审视“死亡”。我们可以看到书中大部分生死肖像的比较,死去的人往往比活着的时候脸部更轻松、更自然,有一种超脱的美感会逐步驱散那种原本关于死神临近的可怕想像。也许正是瓦尔特体会到这一点,“死亡肖像系列”在欧洲出版时用了《死亡前再活一次》,一个乐观而诗意的名字,而中文版又被译成了《生命的肖像》,这一充满哲学意味的名字:两张黑白照片记录着一个普通人人生的终结,一本书却为全人类的生命勾勒出了最本质的素描。
图中的人物叫海纳,供职广告界,生性乐观。在临终医院遇到他,令本书作者大感意外,因为,他是作者的朋友。癌症侵入了海纳的大脑,令他的记忆力迅速衰退,开始,他还记得原来的朋友,只是对最新发生的事情不再有任何记忆。每天,他都会以第一次在医院见到本书作者时的惊讶语气问候作者。逐渐,病魔将他的记忆腐蚀得千疮百孔。没有疼痛,只有恐惧。在医护人员和朋友的帮助下,海纳苦苦挣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