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鸿海在台湾的员工不到五千名,而有九十万名员工在大陆,因此它对台湾当地的就业、产业等方面并无实质性的影响。但宏达电不同,它在台湾有将近两万名员工,此外宏达电供应链就在台湾,宏达电的表现如何,会深刻影响到台湾本土处于上游的供应商。自然,也会影响到部分台湾老百姓的日子。有人总结,“台湾每数百人就有一人是替HTC工作的。”
《鸿海、宏达电,谁对台湾更重要?》一文作者将衰退产品和衰退市场进行交叉比对,发现宏达电的手机产品构成台湾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达电一家公司的荣枯,几乎左右了台湾的出口兴衰,进而影响台湾的GDP。”
但宏达电之困,是由多个因素组成——有人指出,宏达电将生产基地也放在台湾,成本至少比别人高一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利率(目前宏达电的毛利率在21%至23%之间),比苹果、三星都要低不少,导致利润空间不大,自然也影响到营收的表现。毛利率低,也让宏达电没办法在面对三星竞争时,利用降价的方法,来稳固市场份额。
三星极力打压宏达电。去年,Galaxy S III的价格曾经短短一个月内下降500元,从3950元降至3450元,彼时 HTC One X 的价格为3100元,随后HTC One X后来价格虽然也下滑,但无法对抗Galaxy S III铺天盖地的攻势——结果是Galaxy S III胜出,现在在香港、广州的地铁上,Galaxy S III已成街机。
除此之外,关键零部件供应不足,则成为宏达电的心头之痛。“蝴蝶机”在日本首周销量超过iPhone,传为一时的佳话,但紧接着因为ITO薄膜以及VCM镜头马达等零部件缺货严重,令“蝴蝶机”产量跟不上需求,缺货严重,影响了宏达电的今年一月、二月的营收。也因为产量不足,宏达电无法扩大出货量,巩固自己的市场表现。广受好评的“蝴蝶机”去年最终估计销量为30万。
而关键零部件供应不足,跟宏达电议价能力不高也有关。由于宏达电手机出货量不高,因此没办法排上高通最优供应名单——而由于台积电生产供应的关系,高通28nm制程的处理器产品一度良率不足,大面积缺货,波及众多手机厂商,诺基亚也深受其害。此外,宏达电不像三星,无法自行生产关键零部件,比如手机中的处理器、屏幕等等,因此在提高产品的产量上,没办法拿出更好的办法,只能被动等待。
宏达电面临问题很多,不过他们明白,未来的手机市场上,差异化的硬件、软件、服务,将决定一只手机的市场表现。HTC One则继续提升外壳的材质从聚酯碳酸变为金属,制造工艺则采用一体成型。此外HTC One采用自家的HTC Sense,这些都构成了宏达电手机的品牌辨识度。
HTC Sense是宏达电在软件、服务上的尝试,它构成宏达电手机体验的基石。宏达电一直坚持投入研发,提升HTC Sense的体验,只不过对软件方面经验不足,也让宏达电付出一笔学费,但持之以恒的投入,随着产品的改善,宏达电的口碑将越响亮。只要宏达电今年能够顶住三星的攻势,提高手机产品的出货量,那么它今年将能获得不错的成绩。
最重要的是,处于低谷的宏达电,企业内部的员工尚未发生大规模离职的现象,在台湾的网络空间,也有人表示:“是的,我没有分红,我在HTC工作。”去年12月份,宏达电拍摄了一则视频,虽然是广告,但看了能让人感受其中的力量。
目前国内手机创业风生水起,但仍缺乏国际化的品牌——华为看起来是最有希望的一个,它的历程跟宏达电也十分相似,从跟运营商合作生产定制机起家,然后再打造自有品牌。或许从宏达电的历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亚洲品牌”的艰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