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全文
查看: 15083|回复: 24

[求助] 用SiliconSmart做Re-characterization结果setup误差偏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9 18: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n_dabby


    难道说的是TSMC的NLDM?你确定他是用hspice跑出来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18: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cn_dabby

    更专业的,也许他根据实际单元的流片校准逻辑库的时序信息;
    或者不专业的,特征化工具的精度和测量方法都配置的不准确。比如说constraint,不知前边有没有人说道,可以使用pass/fail方法,可以使用relative slew或relative delay方法,而判断的threshold也是人为设置的。如果你做re-char,则这些测量方法应该是default而不是我们实际使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0 1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cn_dabby


    其实特征化单元库也需要了解很多知识的,可以看看新思公司library compiler的文档,里边详细介绍了synopsys liberty format里边的属性和group是如何定义的;之后需要了解每一个单元类型的行为,这就需要先参考一下比较成熟的商业库中对应单元的类型,都有哪些timing arc,每个pin有什么特殊属性,这些东西siliconsmart现在还不能很好的处理;同时,了解一下静态时序分析方法,毕竟咱们的库是要被商业工具使用的,有个验证流程。siliconsmart并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些特殊的结构通过使用set_config_opt可以完成,但这都是基于充分了解cell的行为。而对于更复杂的单元,往往你engineering了半天不如使用nanotime来得有效率。
   
    然而你通过这样的学习做一个项目后,其他项目又变得简单了,因为单元的类型都固定了,现在使用脚本进行自动化操作,多少感觉这个工作很无聊,不知自己的出路何在。

   另外,通过流片测试做调整这个操作需要¥,流片测试的QA是进一步的保障,我个人也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要做好DB到XRC有很好的一致性就可以了,可以把误差归咎于模型和寄生抽取

    你在PDA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0 20: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cn_dabby


    DC、PT通过使用你提供的库报的timing path和同样条件下使用SPICE仿真得到的delay误差在一个范围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0: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cozyzhang


   可以参考nanotime或siliconsmart的ug,里边有对讲专门对memory lib的抽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16 07:28 , Processed in 0.016828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