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很多国内媒体对日本电子业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但实际上连什么是日本电子业都没弄清。索尼、松下、夏普等巨亏企业远非日本电子业的全部,日本电子业的整体技术实力仍不可撼动,在经历积极的艰难转型之后,日本电子业很可能迎来凤凰涅槃,唱衰日本电子业还为时过早。
“日本电子业到底怎么了?”、“日本电子业巨头为何亏损那么严重?”、“日本电子业今后是继续衰退还是出现转机?”,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有国内的朋友问起。他们也曾试图从媒体报道中自己去寻求答案,但发现扑面而来的是一片唱衰论调,尤其这些年日本电子业巨头亏损屡创新高,唱衰论调也随着渐达顶峰。
说实话,这些问题都难以回答,尤其是对日本电子业未来走向的预测恐怕没有人是靠谱的。然而,换个角度来说,我始终从直观上觉得很多国内媒体虽然对日本电子业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但实际上连基本前提都没弄清楚,即什么是日本的电子业?
很多媒体在报道时明显存在一叶障目、瞎子摸象的倾向,比如一旦索尼、松下、夏普等公布的财报出现巨亏,便立刻会有评论沉渣泛起,对整个日本电子业唱衰。先不谈这些财报亏损的具体原因,也先不追究这些亏损是全部门都亏损还是整体亏损,只要追问一句“索尼、松下、夏普等同于日本电子业吗?”,便知唱衰论至少存在以偏概全,因为日本的电子业远不止那么简单。
日本电子业整体仍不可撼动
汽车业和电子业是日本“产业立国”路线下培育出来的两大支柱产业,但与汽车相比,电子业其实更让日本人感到骄傲。因为在汽车行业,欧美存在完全可以与丰田、日产等抗衡的企业,但在电子业,日本曾几乎垄断了全球所有的顶尖技术。
即使目前被视为日本电子业主要竞争对手的三星和苹果,实际上仍对日本的技术存在严重的依赖。三星的技术班底基本上是从日企挖的墙角,索尼流失的技术人才即大多流向了三星。
有人看到日本对华贸易赤字扩大就欢欣鼓舞,殊不知这恐怕恰恰说明了中国产业培育的不足,实际上韩国对日本就长期处于贸易赤字,而总赤字的约60%发生在材料和精密部件的进口方面。三星、LG等大企业产品制造所需的核心材料、核心零件基本上是进口自日本。采购价格显然不菲,但对韩国产业的崛起无疑推动力巨大。
而很大程度上说,苹果算是“美国创意+日本技术”的结晶,就拿iPhone5而言,美国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公司曾对其进行显微镜分拆,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零件供应来自日本,京瓷、东芝、村田制作所、AKM旭化成、尔必达等都是苹果重要的零件供应商,在约1000个组成零件中,仅日本村田制作所就提供了400多个,采购成本约占生产总成本的40%。更致命的是,很多零件只有日本才能生产制造,比如高端音圈马达零件等,没了它,iPhone摄像头就无法运作。
换句话说,失去了日本如此多的零件供应,苹果再有创意都将难以做出产品来。而相比之下,在整个生产链中,中国仅承担下游组装角色,与处于上游制造环节的日本差距甚远,准确地说中国还只是组装大国,远非制造业大国,更谈不上是制造业强国。
当看到索尼、夏普或松下亏损就想唱衰整个日本电子业之前,不妨先多看一眼这些小而精悍、技术一流的电子部件供应企业,他们实际上随着苹果的崛起赚得金盆钵满。要评价整个日本电子业现状,需要将B2B业务与B2C业务加以区分,不应混为一谈,前者主要是部件、材料、生产设备等的交易,后者则是面向消费者、经营消费产品。媒体过度关注电子业终端,而忽视了其他环节。
实际上,若说索尼、松下、夏普等是日本电子业的“脸面”,那么其核心的“心脏”则是一批从事B2B业务的企业,他们主要负责全球产业链中高端部件、设备的制造,人们未感觉到其存在,但其生产的部件隐藏在众多成型的高科技产品中。
索尼、松下、夏普远非日本电子业全部
日本电子企业数量众多,电子业对日本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其解决了庞大的就业。在日本,职员人数最多的15家企业中有9家系电子企业,其中日立集团的员工数多达约39万,比排第二位的丰田汽车还整整多出约7万,堪与日本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人口相匹敌。
在这些数量众多的电子企业中,存在三大巨头,即日媒俗称的“综合电机3社”,分别是日立、东芝、三菱电机;而有时日媒会称“电机大型8社”,这是指除了这三大巨头外,再加上松下、索尼、富士通、夏普、NEC等5家企业。
从业务内容来划分的话,松下、索尼、夏普属于“家电系”,顾名思义是侧重于做电视、冰箱、空调等产品;日立、东芝、三菱电机则属于“重电系”,侧重于基础设施、产业用电机等的生产制造;而富士通和NEC则属于“情报通信系”,主要生产情报通信机等。
就现状而言,目前相对业绩糟糕的是“家电系”电子企业,因为在电视、冰箱等家电领域,劳动力成本比日本便宜的中国、韩国等都已经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日本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已逐渐丧失。但其他类别的电子企业虽然也有出现亏损的,但整体上还是保持优势,更没有到媒体所谓的“崩溃”地步。
更严格地说,日本所有的综合性电子企业巨头,业务范围实际上均超乎想象地广泛,从家电、半导体、通信、产业机器人(45.130, -1.17, -2.53%)、金融、钢铁到不动产、物流、化学、宇宙产业等,跨度都非常大。与之相比,目前风光无限的苹果,业务范围是相对单一的,对于其与索尼的竞争,索尼原董事长兼CEO出井伸之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分析称,“索尼没有经历过倒闭危机,而苹果已出现多次倒闭危险。
任何一家公司的发展都围绕着一条水平线起起伏伏,苹果目前处于兴盛期,处在水平线上方,而低迷期的索尼可能处于水平线之下,但一切都有可能变化,波浪式起伏。苹果的创新是改进型创新,并非原创性的。我不认为索尼在竞争中失败了,也许10年后会重返巅峰,这谁也不能预测,这就是竞争的有趣之处。”
日本电子业在经历转型
实际上,日本的电子企业几乎都在经历艰难的转型。上月底,笔者就曾带国内某电网公司及大学的研究者们前往日立集团大瓮事务所参观,大瓮事务所在的日立市正是日立集团的发祥地,这决定了大瓮事务所在整个日立集团中的地位独特且重要。
日立出动了十几位管理层及负责人接待,精心地向我们展示了日立在智能城市、节能环保等诸多领域的努力和成绩。看完后,大家感叹日立的实力还是很强,而我则直觉:这哪是那个印象中靠冰箱、空调知名的日立,分明是一个盯住未来商机的崭新企业。
日本电子业目前是“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上世纪80年代那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光辉岁月正渐告终结。这与大环境剧烈变动有关,更与很多日本电子企业自身的战略决断屡屡失误有关。这些失误值得详细分析,但凭借长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日本电子业有可能在未来实现凤凰涅槃,而唱衰实在还为时过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