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855|回复: 0

[转载] 微软的未来:该看陆奇的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4 10: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微软终于官方宣布了重组方案,这是盖茨时代结束以来,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部门和人事变动,除了简化组织架构、减少内耗,加速向“设备和服务公司”转型外,你应该能读出更多的信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微软终于官方宣布了重组方案,这是盖茨时代结束以来,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部门和人事变动,除了简化组织架构、减少内耗,加速向“设备和服务公司”转型外,你应该能读出更多的信息。

“中央集权”

曾经有一张图表展示了各大科技公司的组织架构,可以窥见微软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状况。微软 CEO 史蒂夫鲍尔默在他发给微软全体员工里的公开信里说,“我们作为一个单独的公司在这场拉力赛中落于人后了”,于是以“一个战略、一个微软”原则进行重组因此成为了攸关未来和水到渠成的事了。

公司部门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微软的高官私下抱怨最多的就是如果要“依赖”公司其他部门的产品,那就不得不受其他人开发计划进度的支配了。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产品开发团队有时候会“婉转”地“复制”微软其他产品的功能。

从这点上来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在组织架构和文化上,的确是继承了微软的很多东西。

造成微软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有各自的财务和营销组织,微软的重组就是一次“集权”,让新的各部门之间能够更紧密、更有效地协作。作为一家硬件和服务型公司,他们必须确保自己的硬件、软件和服务部门之间能够合作开发产品。曾在微软供职7年并担任全球副总裁的创新工场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认为:此次重组让原本的“业务群CEO”变成了“工程集团负责人”,每个部门从业务部门变成了职能部门,这让鲍尔默的权力前所未有地集中,使他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最后一次“背水一战”——这下子,微软再也没有二号人物了。

不过,关于“后鲍尔默时代”,你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该看陆奇的了

先看看四个“诸侯”的背景和所辖部门:

Terry Myerson,原Windows  Phone负责人,现统一管理Windows、Windows Phone、Xbox的软件业务;

陆奇,原在线业务负责人(主要是Bing搜索),现负责应用程序和服务部门,旗下业务包括 Bing、Skype、Yammer,以及Office;

Satya Nadella, 原服务器和工具部门总裁,现负责云和企业部门,具体包括为微软的在线服务提供数据中心网络支持,以及云服务 Windows Azure。

Julie Larson-Green,原负责Windows与Surface,现出任设备与工作室部门主管,负责Surface、Xbox等硬件及相应软件的开发工作。

不算上事实上被解职的Craig Mundie, Kurt Delbene和Rick Rashid,只盘点这几个各自掌握一个部门的实权者来说,最大的赢家自然是陆奇——他成为执行副总裁,进入最核心权力层,除了以Bing为核心互联网业务之外,还拿下了其它的“要害”互联网业务——包括收购来的Skype和Yammer,甚至包括Office——这项业务被从Windows部门剥离出来,它是微软最赚钱的业务之一,但现在也在朝着互联网和服务的方向发展。近期在iOS上线的Office 365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论及对微软未来的重要性,Terry Myerson负责的Windows软件(包括Windows、Windows Phone和Xbox)与陆奇负责的应用程序与服务部门显然最显赫。但据传Terry Myerson在微软内部声望不佳,有人甚至用“笨且傲慢”评价他。相比之下,陆奇带领的Bing是微软内部开发和运营速度最快的业务单元,而Skype与在线Office被整合进来,也将融入这种与微软其它部门风格迥异的氛围(他们认为互联网和软件没区别),变得更快速和适应互联网的变化。

更值得注意的是,陆奇是重组后的4人核心团队中,唯一在鲍尔默接任CEO之后才被邀请加入的人士。他在2008年底从雅虎加盟微软,至今不到5年。与此相比,Terry Myerson在微软16年,Satya Nadella 21年,Julie Larson-Green加盟20年。

也正是因为此,在微软这种条块壁垒一度最分明,利益恩怨错综复杂的庞大机构中,陆奇反而是能够被各方都接受的人——尤其是能被鲍尔默接受的人。从早年的微软首席架构师Ray Ozzie,到这次被削权的微软首席技术官Craig Mundie,以及去年离职的微软Windows负责人Steven Sinofsky——这些盖茨时代备受重视且留下的高管先后淡出,这一方面是业务转型的结果,也是鲍尔默主导下的公司政治的需要。

只有陆奇是个例外。他被鲍尔默接受,被各方接受。如果鲍尔默真的“不堪重任”而不得不辞任CEO的话,最可能的结果是:该看陆奇的了。

背景资料:

陆奇毕业于中国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留校执教。1992年陆奇留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并于1996年5月毕业,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在CMU继续其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其博士导师为Professor M. Satyanarayanan。其博士论文题目为Improving Data Consistency in Mobile File Access Using Isolation-Only Transactions。随后加盟IBM公司的Almaden研究实验室,工作两年。1998年8月17号加盟雅虎(Yahoo!),十年间,陆奇从一个普通工程师一步步的成长,2006年4月14日,陆奇被任命为雅虎的资深副总裁,2007被再次提升为雅虎执行副总裁。2008年12月,加盟微软(Microsoft)任执行副总裁,担任微软Bing项目的负责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4-22 18:42 , Processed in 0.01759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