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049|回复: 0

[转载] 华为:集约运营,深度转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3 20: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从19世纪电报电话发明以来,经过100多年的演进,到今天电信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一边是来自OTT、互联网企业的巨大冲击,一边是运营商之间激烈竞争、资费下降、语音和固网业务加速下滑等新挑战。
OTT成为运营商的最大挑战
传统上电信业、计算机行业、互联网业、广播电视媒体业、娱乐业基本各自为政,但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开始走向大融合,相互渗透,尤其是IT互联网行业向CT通信行业的融合更加让运营商惴惴不安,以Skype/微信为代表的各种互联网企业正在高举免费的大旗,占领传统的电话通信市场。
移动互联网时代,国际上以苹果和google等为代表,国内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互联网企业,给传统电信行业带来的冲击将会更大。2013年的拜年信息调查报告中显示,在使用手机拜年的手机网民比例中,使用微信拜年的比例已经占到58.2%,可见OTT正迅速成长为电信行业不容小觑的力量。在运营商花费巨资建设的基础网络之上,互联网企业长袖善舞风生水起,而运营商传统的商业模式是收取管道费用(连接费用),沦落为管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
内忧:运营成本高
面临外患的同时,中国运营商所面临的内忧也同样急迫和明显,从2011/2012年运营商公开的财务报表看,固网语音收入连续几年都以20%的速度下降,而移动业务收入虽然整体有较大幅度增长,也面临ARPU值下降、用户数增长放缓、增量不增收的局面。同时,运营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也背负了很大的包袱,内部运维成本支出较多,不能满足新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运营转型:困惑中的唯一选择
在新形势下,转型已经成为运营商迫在眉睫的唯一选择,但如何转型?一直是萦绕在运营商高管脑中的深深困惑。
市场经营的转型尝试
国内运营商的转型如火如荼,中国移动大力提倡四网(GSM/TD-SCDMA/TD-LTE/WIFI)融合,四网协同经营;中国联通也在依托WCDMA网络的制式优势和产业链成熟的优势,大力推进3G业务的发展;中国电信的天翼业务,通过系统和规模的营销,给了CDMA网络重生的春天。可以说国内三家运营商几年来的市场运营,都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
尤其是中国电信正在尝试的“创投模式”(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新兴业务领域,采取鼓励员工创业的模式,由电信注资孵化)和“基地模式”(中国电信在全国有8大基地,分别为:动漫、游戏、音乐等,采取集中运营的互联网模式)也是采用互联网模式进行经营的积极尝试,中国电信总工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在中国通信行业大会上提出的“去电信化”,吹响了转变传统电信经营模式,采取互联网新模式进行运营的转型号角。
内部运营转型:内外兼修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国外运营商通常注意内外兼修,在提升外部经营和拓展的同时,也大刀阔斧的进行内部运营流程和运营机制的转型和变革,我们可以从Vodafone(沃达丰)的案例中一窥运营变革的趋势。
Vodafone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运营商,但近年来也深受互联网的冲击,其在积极拓展市场的同时,也进行了内部的运营变革。主要特点的是Vodafone在全球子网间进行区域整合,建立共享中心,从分子网运营的模式向集中的模式演进,并逐步将工程和运维向低成本区域中心汇聚,并逐步实现从接入网到核心网的集中管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通过对Vodafone近三年财报的解读,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其运维变革的策略:集约化运维是其主要的方向,采取的主要手段为Standardisation(运维的标准化)、off-shoring(离岸交付)、Outsourcing(非核心业务外包)和Sharing(网络共享),通过这些手段,Vodafone试图从传统的按照子网分散运营的模式转向集约化模式,而这种转变为Vodafone带来的收益也可从财报中看到,通过运维外包、能源管理、NOC集中运维,在2011年节省1.4亿欧元。
集约化运营的两大驱动力:运营效率提升,适应网络与业务的演进
在市场经营方面的转型,国内运营商已经积极的跟进,而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要实现成功转型,内部运维运营流程的变革是必不可少的。而集约化和外包是目前已经被业界众多运营商证实的成功路径。
中国信息产业网组织的《2013深化电信转型的路径与举措》的访谈也提出,国内运营商运营转型的第一关键举措就是集约化。

集约化的最大驱动力:成本节省和效率提升
在为什么要选择集约化运营的问题上,海外运营商的案例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集约化是一条帮助企业降低TCO成本的最重要的道路,同时也能大幅度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德国电信在2010年就部署了集约化演进的计划,在全球子网统一IT、OSS/BSS、NOC系统,统一网络运维管理,并计划将全球的800多套网管收敛到全球的3个运营中心,以此通过集约化来大力缩减运维成本,提升效率。
对于国内运营商庞大的OPEX开支来说,无论是成本节省还是效率提升带来的服务质量提升,都极具诱惑力。以中国电信为例,从其网站上公开的2011年财报数据,可以看到整体OPEX(运营支出)为2209亿,如此庞大的运营成本,如果实现5%的节省,就相当于110亿的纯利润。
无论从成本节省还是效率提升的角度来说,集约化,都是国内三大运营商进行内部运营转型的不二法门。
新技术为集约化注入动力
集约化的另外一个驱动力,也是在技术上的驱动力,就是网络越来越趋于扁平化、IP化和智能化,IT和CT正在深度融合,那么相应的运营模式也要适应网络与业务的演进。
在语音电路时代构建的分层分级的网络结构已经逐渐瓦解,IMS将会统一核心网,实现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融合,承载网则向OTN城域波分演进,接入层面的铜缆也将逐步的退出市场,由更大容量、更高速度、更易维护的FTTx光纤接入替代,而网络接口也将走向统一的IP接口。IT和CT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融合的程度越来越深。
网络运营所需要的BSS/OSS运营支撑系统将越来越智能,支撑手段更加丰富,而整个网络也变得更加智能,也为集约化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以前现场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都能实现远程操作。
随着ICT行业的融合发展,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方面,已经从主营话音产品转向话音与流量产品并重;网络方面,从哑管道转向智能管道。相应的,运营组织方面的变革也必须开始,以前传统的集团-省-地市-县等多级的管理机构已经不适应大融合时代的业务发展,迫切需要从支撑话音业务的运营组织转向支持流量经营的运营组织;客户服务方面,需要从以前经营电路接入等垄断性资源经营,转向经营客户综合体验,避免被OTT等互联网企业管道化。
集约化如何进行
虽然集约化运营转型已经提出来了多年,但推进的力度和深度远远不够。毕竟对于运营商几千亿的庞大身躯来说,在整个组织的运营层面上实现集约化,难度则要大很多,所以集约化要顶层设计和风险规避。
集约化运维集中资源提升效率
集约化运营将资源集中起来的同时,相应的责任也要由集中的部门来承担。将资源集中起来,是为了提升效率,做到“一点服务全网,一处服务全球”的高效率模式。集约化会牵涉到组织职能、业务流程和考核的变革,是从企业运营最底层基础上进行的改革,而不是简单的划分或者合并一个部门。这对于很多子网来说放弃了一些管理责任,但可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好的服务。
设定合理的集约化目标和演进路径
目标的设定一定是和企业的战略紧密耦合的,在集约化演进的路径方面,运营商首先要想明白的就是集约化的目标,要达到什么程度?要实现什么目标?采取何种演进路径。在这个方面,借助国际咨询公司和领先的运营商服务厂家的经验未尝不是一个快捷的选择。
从国际国内运营商的经验来看,集约化的转型大致分为三步走可能较为合适:
OSS/BSS和IT网管系统要首先实现集中管理,现在的IT手段已经非常先进,集约化变革进行的基础就是要通过集中的网管和IT系统,将“信息”集中起来,将各种资源集中管控起来;
组织变革,通过OSS/BSS等IT系统将信息和资源集中之后,就要考虑进行组织变革。要从集团-省-地市三级运维体系向减少管理层级变革,比较适合国情的就是按照集团-省两级为主,现场服务为辅,这样省内的集中的“信息”和“资源”都可以服务全省。组织变革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将人这种最关键的资源通过集中起来;
流程再造与适配,在信息、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集中之后,就要对传统的流程进行再造,需要适配新型的维护模式。
前文已经提到,运营商这种庞然的组织进行转型,风险是一定要严格规避的。而在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专业各行业的知识也越来越密集的情况下,单靠内部的力量不仅在知识视野上存在限制,也会受到自身惯性思维的影响。所以国际著名的咨询机构、领先的运营商服务厂家也是运营商进行集约化转型重要的助手与合作伙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2-12 20:56 , Processed in 0.02178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