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全文
查看: 1163|回复: 0

[转载] 云电视概念方兴未艾 欲打破产业藩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6 19: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其中指出,国内电视产业转型正在加速,“云电视”概念兴起。其实,云电视并非是全新概念,早在2011年时,国内的电视厂商就已经开始推出相关产品。与不同品牌和规格的云电视蜂拥而至、热火朝天的景象不同,这个市场却一直未受热捧。

有分析认为,一方面,消费者并不了解云电视的性能,另一方面,高企的价格也让普罗大众望而却步。这也让记者想起了之前“互联网电视”的尴尬状况。那么,云电视如何才能让消费者认知并接受?如何避免重蹈互联网电视的覆辙?在来自互联网的科技巨头的渗入下,传统电视企业如何自我颠覆和创新?带着这些问题,IT商业新闻网记者对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产品部总监贾伟、创维集团研究院软件所所长王志国、金山云CTO杨钢等业内人士进行了专访。

记者:目前云电视的概念正在兴起,因为现在云电视也是很多传统电视厂商都在加入这个阵营,创维和金山云合作云电视,相对其他的厂商而言,会有怎样的差异化的特征出现?

贾伟:我们与金山云的合作刚开始是跟张宏江博士谈,到产品落地已经两年多时间,这个过程里面我们也在想,电视机是家庭客厅的中心,这个角色可能不会随着移动互联网变化,我们认为电视机载体的价值一定是围绕客厅的多媒体中心来展开的。所以产品体验一端,除了基本的智能,安卓的平台之外,有什么基本的功能是用户需要的,我们做了沟通跟判断之后,最后决定一定是在存储这一端发力,因为用户做了视频,文档,体验,这个一定要通过跨屏的体验来打通,所以找到了金山,当时也看到快盘的业务也在找新的突破点和转型的点,结合我们自己的云电视,创维云电视定位跟行业不一样,我们不是以概念为主,用户怎么接受是另外一个纬度的事情,我们创维的云电视等于Smart+Cloud,Smart强调本地处理,Cloud更多强调云端的存储,云计算,包括后台的能力。所以也是综合这些角度,创维云电视在行业里的定位,包括产品定义也不太一致的地方。从去年做的结果来看,我觉得还是基本达到我们的目标。如果只是一个云的概念,不落地,对用户而言,其实没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所以我们提出几个量化的指标,一个是每个用户要15G的空间,另外一点开发这一端,金山投入很多开发资源,创维研究院的王志国院长亲自带队,专门组织开发金山云的产品服务,所以基本上很多产品都结合手机,TV,Pad,PC跨平台的开发,所以真是基于深度定制来做的开发,大概是这个情况。

记者:2011年的时候,云电视这个概念刚出现时,很多人担心内容还有云平台建设这一块,当然云电视这个概念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推动,包括硬件和软件企业的多方参与,我想问一下创维在内容这一块是怎么开拓的?怎么推动的?

贾伟: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好,讲到所有做云电视最核心的问题。内容这一端我们是08年成立一个酷开网,当时最基本的负责一些电影,连续剧,一些版权的引入,包括一些教育内容,还有视频内容,这是基本内容,然后我们08年起来之后我们发现,很多不是创维一家可以办的了的,一定要把行业里最有影响力的,或者某个领域里已经有很深积累的合作伙伴,都引到这个平台来,我们核心第一是用户,第二贡献了用户的使用时长,这两个是区别于手机,Pad这一类的地方,当时我们想一个是把视频这一端,当时我们跟南方传媒合作,它的核心内容是由我们来做的,里面已经覆盖了基本上五大的电影合作伙伴的大部分内容,这是一大块,即电影内容。另外一块就是在云这部分,我们也是找行业里做的比较好的,它在云处理里面有一些积累,其次云处理这一端,不管是基于用户体验也好,还是未来更多的盈利模式的搭建也好,所以就找到了金山。另外一端,游戏这一端我们也找行业里做的比较好的,像多维,91,九城,还有一些其他游戏合作伙伴,我们也在不断引入。电视这块屏里面除了贡献用户以外,我们尽量把视频交给专业做视频的来做,我提供平台,当然这里面用户管理,帐号你是为了运营,那是我在抓的,游戏也一样,我找行业里有积累的,能对用户负责,能对未来运营产生价值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做,同时存储也一样,当然基础的东西也一样。我们的方式是搭建这么一个平台大家一起唱戏,而不是全部东西都是你创维自己抓过来。

记者:比如像小米盒子这样的产品,不知您怎么看?他们可能有自己比较独到的优势,内容是这种盒子产品最吸引消费者的一部分,咱们在云电视产品里面绑定一些内容,咱们是怎么去看盒子这种产品?会不会以后跟这种产品有某种程度上的合作呢?

贾伟:这个是行业里比较敏感的话题。电视机这块屏跟机顶盒一样,应该来讲,很多政策里面是可管可控的介质。所以很多时候小米一开始出来也碰到了红线,你的牌照方跟你的终端必须是一对一的,不可能把聚合的东西抓过来,这种对用户是不负责任的,毕竟你的上传,编辑,包括管控是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触及到红线。另外一个方面对内容商也是不负责任的,好比我做了大量聚合,但是很难形成内容商的商业利益,这部分是内容方也好,牌照也好,对政策而言,都是有一定约束性,所以我们创维是一个做品牌的,即便我们做类似互联网产品形态的产品,像盒子这样的产品,也是在政策可管可控之下做一些内容。总体而言,我觉得互联网这种机会应该是给了很多做盒子厂商的机会,对用户而言,存量市场里面,他换盒子的成本远远低于换一台电视机,对增量用户而言,比如我在我新家买个电视机再买个盒子,不太现实,他还是希望一步到位,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两类市场里的两个产品,一个是存量市场里的比较好的方案,一个是增量市场的不断优化,结合到一些内容,结合到一些商业模式,结合好的用户体验一起来做的。

记者:您刚才说和一些内容生产者有一些合作,具体的合作方式是什么样?

贾伟:就我们而言,一个产品里面会预装基本视频的东西,一个是免费的,一个是一部分面向高端VIP客户直通好莱坞视频收费的平台,免费这一端基本是面向所有互联网电视机都开放的,这部分基本的内容服务,页面布局,不断优化升级这部分是由优朋普乐来做,内容方面提供是他们做。我们是搭建这么一个平台,一个是可以让基本用户有基本的视频服务,另外就是构建未来可运营可收费的平台。我们现在推出模式是包年360元,可以提供一些大片,新片,高清的,有稳定带宽的体验。另外基本业务,你可以单篇点播,以这样的方式跟内容商做一些联合运营,这也是整机端,内容方,用户端,如何让三方都共同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平台里各取所需,搭建真正可运营的互联网视频的生态,大概是这么想的。

记者:您刚才说到体验,用这种社交软件的话,可能用户体验不是很好,比如说用电视发微博,用遥控器体验不是很好,感觉不是很方便,我想问一下,因为有的人认为这种社交软件不太适合放在电视类的产品身上,像社交软件这种产品,您认为如何在云电视产品上进行优化体验?

贾伟:这个问题是讲到我们过去曾经做的很经典的案例,聊天电视我们是2009年发布的,当时也是互联网刚起来的时候,我们觉得社交一定是人最本能的需求,尤其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你父母亲都不在身边,在身边也比较少,异地沟通是很大的需求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通过电视机这个屏,类似于当时QQ也是逐步发展用户提升优化,但是不具备条件把它移到电视上来,所以我们以电视机这块屏来建自己的系统,当时也遇到一些服务器,带宽的限制,很难做到非常好的用户体验。所以回过头来我们再看,除了这个形势以外,什么样的方式对用户而言是简单有效,我们是在去年云电视上市之前,采取一个帐号来绑定整个电视机所有的应用,同时这个帐号可以支持TV平台里用帐号来发起所有的沟通,比如你可以分享影片信息,分享电视节目的好评,也可以用帐号打通视频一端的东西,也可以分享信息到你希望的朋友链条里面去,我们基本还是以创维云电视的帐号构建自己熟人圈的分享方式,这个可能是电视机的趋势,不见得微博化,或者微信化,我们基本是围绕自己来做的,但是我们也跟金山合作,看有没有类似通过金山云存储打造一个类似大屏微信的产品形态,也可以通过云存储来支持云交流,照片交流,可以互传,也可以视频简单的分享,移动端跟客厅角色里面可以有更多的互动机制,大概这样。

王志国:我倒觉得有个比较好的例子可以借鉴一下,博客现在已经发展到微博阶段,但在当时,博客刚刚兴起的时候,当时互联网是办公互联网和PC,大家都是忙工作,所以有足够时间写文章,所以博客那时候流行起来,大家都希望长篇大论写一点东西,希望得到大家的共鸣。但是慢慢互联网普及以后,互联网开始娱乐化,生活化了,这个时候心情状态变化了,你再让他写长篇大论,第一时间不够,尤其移动互联网到来,我们希望偶尔拿出手机分享心情,哪有时间写那么多。所以微博是互联网跟人的生活的结合,心情状态发生变化之下产生的产物,又可以满足你可以发表,又不用去写一篇博客,博客这种形势就没有办法让人感觉你这是不用心在写,但是微博出现以后,没有人感觉你是不用心在写,反而是觉得我可以时刻关注到你。其实电视呢,社交内容怎么在电视上应用,我们也充分从这个角度考虑,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究竟处在什么样的状况,这几年的发展,电视从简单到复杂,大家对电视所有的诟病,认为电视有什么什么样的复杂,怎么怎么不好用,其实对的,因为倒不是说真的有多么复杂,你真的学的用的话,不会很复杂,但是复杂的地方在于什么?就是你在家庭中使用电视的时候,本来我想放松那么一会儿,结果你还让我用那么普通的遥控器做那么复杂的操作,我相信今年会有重大突破,就是在这种方式上,无论是社交带入生活,还是应用跟电视的结合,还是影视跟电视的结合,无非在这样的条件下,技术都已经到位了,现在是模式的创新,应用场景的创新,我相信不久就可以看到很大的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25 00:51 , Processed in 0.035638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