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990年代末,轻晶圆厂 / 资产减轻 ( Fab-lite /asset-lite)策略开始成形,当时 ​​美国几家IDM大厂相继推出相关策略,将运用第三方代工厂的比例调高,以降低制造成本。1998年,摩托罗拉半导体产品部门(之后独立为飞思卡尔[Freescale])成为首家使用「资产减轻」术语的IDM大厂,该公司当时宣布,在四年内将其晶圆生产的50%转移到第三方制造商。摩托罗拉的资产减轻速度很缓慢,这个策略之后曾重新启动数次,但一直持续。2003年,其半导体部门独立而出,成立飞思卡尔公司。2011年,飞思卡尔晶片的外包比重约为28%,而2007年为15%。
我们可以说,还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趋势如此迅速地席卷整个IC产业,并激起如此多的辩论,在美国和欧洲的IDM大厂们开始针对新的300mm晶圆厂控制资本支出,并提高第三方代工厂比例后,日本的东芝(Toshiba)、瑞萨(Renesas)、Sony和富士通(Fujitsu)也开始采用减轻资产策略了。今天,几乎所有的IDM(不包含英特尔和其他主要记忆体制造商)都将资本支出的目标订在不起过年销售额的10%,而过去10年来,在IC产业中,该数字的平均水准都在20%以上。
轻晶圆厂/资产减轻策略让业界猜测一些IDM厂商或许会成为无晶圆厂(Fabless),因为他们几乎停止了对先进晶圆厂和数位CMOS技术的投资。事实上,一些IDM厂商们如LSI和IDT 都采用了fab-/asset-lite策略,作为向无晶圆厂转移的过渡策略,但也有许多其他的IC制造商坚持「精简」商业模式是可持续的,长期因为他们已缩小了产品线,不再需要300mm晶圆制程或建造昂贵的晶圆厂。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都更加依赖他们的IC生产伙伴(包括ST, NXP ,英飞凌、瑞萨、索尼、富士通、东芝等),未来5-10年内,IDM占代工厂的比重应该会逐渐加大。如下图所示,生产先进逻辑元件的公司数量,预计将从130nm世代的22家减少到22/20nm世代的3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