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240|回复: 0

[转载] 專家觀點:面臨十字路口的EMS廠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3 14: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關鍵字: EMS  電子製造  十字路口  營收  未來發展  

一位電子製造業專家認為,能率先提升製造業價值鏈的電子製造服務(EMS)廠商,將可取得比其他競爭對手更早一步擴充業務版圖的優勢。在過去三十年來,EMS廠商已經享受到了相當程度的營收高速成長,不過該市場現正經歷劇烈的結構性變化,導致EMS面臨與未來發展策略有關的十字路口;而幾家大型EMS廠商的命運將會在5年內定案。 大約在三十年前,EMS產業因為大型原廠(OEM)尋求外包生產的風潮而誕生,而掀起這股風潮的主要經濟推動力包括: ˙原廠意圖將固定成本(fixed costs)轉為可變成本(variable costs); ˙光是一家EMS廠商就能夠匯集來自多重市場的需求,因此能將廠房利用率最大化,也能大量採購零組件; ˙EMS廠商具備能提升營運效益的專門製造能力。 以上的動力讓偉創力(Flextronics)、富士康(Foxconn)、捷普(Jabil Circuit)等EMS廠商快速崛起;在這段時間裡,這些廠商已經建立起一個被泛指為「中國公司(China Inc.)」的產業生態系統。而儘管業績成長,EMS廠商們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抓住了所製造產品中非常少的一點價值。 這樣的現實從廠商們微薄的營運毛利率數字就能看得出來──如偉創力是2%,捷普為3.73%──但為何利潤會這麼少?原因有二: 第一,通常EMS廠商無法掌控產品設計,也不會干預所製造產品的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s);在這樣的程度上,EMS僅有權選擇元件,但也都是那些原廠不會在乎選哪種的現成商品。 第二,EMS廠商傾向於將與每家客戶的互動,視為單次獨立的交易;這種行為的後果是讓每一筆交易的利潤水準僅能「安全過關」,但卻無法為整個企業提供實質的槓桿效應。 總而言之,唯一實際的企業槓桿點在於針對廠房的資本投資,以及相關的財務管理策略;至於剩下的,那種營運模式只是大量低利潤的服務,以及在企業層級上稍嫌太小的槓桿效應。 EMS廠商到目前為止都很滿意現狀,因為他們的目標集中在推動業績成長;一直以來,它們也致力於透過投資零組件甚至完整的產品,來提高利潤。不過,對那些以服務為導向的廠商來說,要轉換到以產品為導向的模式會相當困難,而這也成為EMS業者們的難題。 然而,電子終端市場正朝向某種會讓EMS廠商非常難以抉擇的模式改變中;終端市場的變化包括了: ˙電子產業主要是由三個最大的消費性市場所推動(運算、手機、平板裝置);這些市場對成本非常敏感,因此需要對EMS廠進行大規模的資本投資; ˙其餘的市場包括一些小量、高利潤的生意,例如電信、航太、國防、醫療與工業。 消費性電子市場的發展軌跡,最終會回到OEM/ODM的經營模式。為什麼?主要的理由仍然有兩個: 其一,大型消費性電子品牌已經具備很高的產品量,因此能由EMS廠商所提供的核心價值(匯集產品量、客製化與可變成本)在此狀況下大為降低;其二,對於對成本非常敏感的OEM廠來說,EMS廠商的利潤是成本,而且是能被透過成本最佳化策略排除掉的。 長期來看,消費性電子產業的發展軌跡將是企業之間的整併,而運算產品市場的發展軌跡已經預示了這樣的方向;在這些市場中,台灣的ODM廠商積極推銷自有品牌(例如華碩),而富士康等EMS廠商則基於利潤考量,遠離了運算產品領域。 對於盲目地跟從消費性電子市場、僅專注於營運效益的廠商來說,採取這樣的策略恐怕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相反的,非消費性市場為EMS廠商提供了產生更大價值的潛力。 不同於消費性電子廠商,其他市場領域的業者通常生產量較少,所以對他們來說能匯集需求的功能是有實質價值的;此外,這些原廠也有處理包括元件報廢、擴展可靠性等等問題的需求。通常,這類廠商對於可維護性(maintainability)的需求更高,而且一般都不具備建立這類能力的內部技能。 因此,對EMS廠商來說,提升產業價值鏈的機會在於設計解決方案、供應鏈,甚至是相當於ASIC的PC電路板供應能力;能率先提升價值鏈的EMS廠商,將有機會大幅度超前競爭對手。 編譯:[url=mailto: judithcheng@globalsources.com]Judith Cheng[/url]
(參考原文: EMS industry at the crossroads?,by Rahul Razdan;本文作者有25年的電子產業主管經驗,曾任Cadence Design Systems功能驗證部門總經理,擁有哈佛大學電腦科學博士學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2-24 04:22 , Processed in 0.01464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