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原帖及其参考文献《A Basic Introduction to the gm ID-Based Design》,我们需要获得ft VS gm/Id、gmro VS gm/Id及Id/W VS gm/Id在不同沟道长度L下的曲线簇。但是原作者的方法需要用到OCEAN脚本及MATLAB编程,这给很多朋友包括我都造成了不小困扰。除了这个方法,论坛上其他仿真方法只在固定沟道长度L下仿真,需要仿真多次而且得到的曲线观察起来不直观,见以下两贴:
http://bbs.eetop.cn/thread-340797-1-3.html
http://bbs.eetop.cn/thread-342683-1-4.html
那我就简单的翻译一下EE240和《A basic introduction to the gm/Id based design》原作者的大意
我们知道,在长沟道器件设计中,设计的起始通常是为管子选取一个合适的过驱动电压Vov,因为当固定Vov后,由公式Vov=2Id/gm可知,仅仅简单的增加流过管子的电流就可以线性的增加电路的gm,也即增加了电路的增益。此外,管子的速度即特征频率Ft与过驱动电压Vov呈正比例关系,选定了Vov就基本确定了电路的速度,因此在长沟道下,Vov是一个对电路刻画很方便的变量。
采用这个方法我们需要获得特征频率ft VS gm/Id, 本证增益gmro VS gm/Id及电流密度Id/W VS gm/Id三组曲线,通常的设计步骤是:
1、 通过电路的增益需求,在gmro VS gm/Id的曲线上选择合适的沟道长度L
2、 根据噪声,失调,速度等spec以ft VS gm/Id曲线为管子分配合适的gm/Id
3、 根据零极点分布,确定各个管子的gm
4、 由gm/Id计算Id
5、 根据Id以Id/W VS gm/Id曲线为依据计算W
至此,电路的所有参数皆设计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