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集邮者有1700万之众,由于他们的出身和生活的环境千差万别,造成了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观点、情趣、理想不同,这就必然使集邮者在鉴赏新中国邮票时产生了心理因素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于集邮者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邮票表现的知识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积累越来越丰富。对于一个特定的人来说,他只能较多地掌握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知识。新中国邮票是一部小型百科全书,它所涉及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鉴赏新中国邮票时,他往往只对一部分邮票(与自己掌握的知识的这一部分)较熟悉,并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可能对这一部分邮票产生偏爱。因此,在对一部分邮票审美过程中,就可能更能符合自已的审美要求,也就有可能对这出现鉴赏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 还有一部分集邮者在鉴赏新中国邮票时,看重邮票的知识价值,而忽视邮票的艺术价值,这种片面性也可能造成邮票鉴赏的差异性。 (2)邮票的经济价值 邮票的经济价值是对集邮者鉴赏邮票影响最大的心理因素。邮票的经济价值一般首先决定于发行量,符合物以稀为贵的一般规律;其次是决定于需求量。一般来说,艺术性较高的邮票,需求量较大,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邮票经济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发行量,艺术性较低的邮票也可能因为发行量低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尽管我们强调对邮票进行审美,需要正确的审美态度,需要超脱日常生活的实际利益,但是有时这是很难办到的。在集邮者的眼里,价格昂贵的邮票往往对它有一种占有的感情,因此总感到美。在审美过程中,往往感到它从形式到内容都很美。因为符合集邮者的审美要求(是一种扭曲的要求)。而对于价格很低的邮票,尽管它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宙美价值,但往往对它加以忽视而看不到。 笔者以为,集邮者对经济价值较高的邮票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特别珍惜和爱护,对它有好感,这完全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我们在对邮票进行鉴赏时必须暂时排除这种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会对邮票的审美评价正确、公正。 (3)邮票的收集经历 邮票的收集经历是对集邮者鉴赏邮票影响较大的另一心理因素。某套某枚邮票非常容易、价格低廉地收集到了,它不珍贵,看上去它似平很平常。有的邮票,五年十年收集不到,在人家手里的总觉得美。一且收集到,集邮者将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乐趣。这种感情会影响对邮票的公正鉴赏,也是应该尽量排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