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880|回复: 0

[转载] 有关“删除”的生活准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9 20: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数据”(Data)在拉丁文里是“已知”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事实”。
数据化意味着我们要从一切太阳底下的事物中汲取信息,甚至包括我们以前认为和“信息”根本搭不上边的事情。
比方说,一个人所在的位置、引擎的振动、桥梁的承重等等。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尝试许多以前无法做到的事情,例如根据引擎的散热和振动来预测是否会出现故障。
《大数据时代》一书里写道:“(大数据)对社会的好处将是无穷无尽的,因为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将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问题,如处理气候变化、根除疾病以及促进善政和经济发展等。”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Windows Azure 首席架构师徐明强讲了个故事:在了解到建筑占地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0% 以后,微软总部打算在125 幢办公楼里做个试验。他们开发了统一的传感器,能够跟踪取暖器、空调、电扇以及灯光的数据,安放在各处的3 万个传感器,每24 小时能产生5 亿个数据点。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发现了许多“能耗黑洞”。譬如一座建筑车库里,他们发现一个运行了一年但从不关闭的排气扇,衡量下来,它浪费了66000 美元。
而在另外一栋建筑里,软件提醒那里的冷水系统的气压有点问题。不到5 分钟,工程师们就解决了问题,光这一项,微软每年就能够节省12000 美元。这一套6000 万美元的系统能帮助微软新总部节省40% 的能源。
“量化一切是数据化的核心,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世界的渴望。”舍恩伯格说。
当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发现算法推荐能促进图书销量增加的时候,他就不再使用公司的书籍评论员,尽管这样的推荐系统有时会让人觉得愚蠢;谷歌的机器翻译团队,工程师们都不会说他们翻译出的语言;微软的机器翻译部门甚至开玩笑,每次一有语言学家离开他们的团队,翻译质量就会变好一点。
舍恩伯格掏出手机,历数他喜欢的大数据应用。“Bing 旅行搜索,谷歌翻译,这是预测飞机晚点概率的服务,”他点给我看,“我的书出了电子版后,亚马逊会反馈给我,《大数据时代》的kindle 版上,人们划线最多的5 句话,我完全没想到,有一句好像是第一章节第三段第一句。那并不是我多么得意的部分。”
舍恩伯格无疑是坚定的大数据推手。他用MOVE 记录自己每天的行走路线、时间、速度和步数;他在23andme 做了“基因体检”;他正在对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进行大数据研究。他倾向数据基础上的决策。“每次听到有人在我耳边说: ‘相信我,我知道怎么回事’ 我就发慌。”
拍照时,他跳上一驾堆器材的板车,拾起地上的一截绳,似乎在给马车加速,一边挥舞一边念念有词:数据,给我更多数据吧!。
在“头脑风暴”的节目录制现场有嘉宾提出,“棱镜事件”暴露出在大数据时代公民隐私受到的威胁,政府为了尽可能获得恐怖分子或是嫌疑人的信息,会监听公民信息。舍恩伯格反驳说:“但是同样利用大数据分析,原本500万人会被监测,现在可能只是300 个人在被监测。”
他并非赞同政府监控的合理性,他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比大多数人都要久。
在越来越多个人数据被记录下后,你时刻暴露在“第三只眼”下,亚马逊监视着我们的购物习惯,谷歌监视着我们的网页浏览习惯,而微博似乎什么都知道。“在你使用服务的时候你就得明白,在网络世界,你获得更好服务的前提就是让渡一部分个人信息。”
所以他在很早以前就确立了一套关于删除的生活准则。
1999 年,一次邮箱事故让他丢失了所有邮件,他觉得世界末日降临了,蹲在地上痛哭,打滚,伤心至极。三天过后,他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照常生活。从那之后,他就改变了生活方式。
他将邮箱当成日程表,每一个新邮件都是日程,回复完毕就会立刻删除;衣柜里超过2 年没穿的衣服就送人或者处理;拍照片的时候如果觉得不好看,当即就删除。他的继父去世,留下16000 张收藏的照片,最终他只留下了53 张。他为保存照片定了两条规则:1、照片上有认识或可能认识的人;2、照片拍得很漂亮。
他很早就意识到,记录一切是很可怕的事情。“谷歌会变得比你自己还了解你自己。你会遗忘,而它不会。”
“谷歌让我想起英国历史学家乔治·威尔斯(HG Wells)写过的一篇小说《世界脑》,是说所有的人类记忆都进入一个百科全书般的大脑,所有人都从里面获取记忆。谷歌就是那个世界脑。”他说,“我担心的一件事情是,如果我们开始不相信自己的记忆,而去相信外部记忆,比如数字记忆,这意味着,谁控制着电子记忆,谁就控制着历史。我没办法相信,这种控制永远是善意的,你可以通过改变数字记忆改变历史。如果我们持续地信任这种电子记忆,我们的历史将会被抽离。”
童年时代看过的一部电影《银翼杀手》让他印象深刻,片子里,有一个通过“Empathy Test(移情测试)”判断受测者是否是人造人的机器,它会测试在问题刺激下人造人的呼吸、脸红反应、心率、瞳孔收缩,来判断其是否有人类的“移情”能力,或者说,是否具有“人性”。在那部电影里,有一些和人类完全相同的复制人,记忆能被“制造”。
复制人是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形象。“遗忘是美德,真正重要的东西,会留在这里。”他指指自己的胸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2-6 14:42 , Processed in 0.01285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