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868|回复: 0

[转载] 索尼移动业务发力中国市场 注重软硬件结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7 17: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索尼日前在上海的发布会贯穿索尼复兴计划的根本基调,索尼不再希望扮演单纯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它更像一个庞大的电子娱乐王国,“新索尼产品是娱乐、电子与情感的融合”。

索尼移动通信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部负责人郑书仁表示,索尼的目标是智能手机出货量打进全球前三。而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索尼目前重点考虑的显然是如何更有效地本地化,以及利用软硬件充分结合挑战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在过去的一年里,处于巨亏之中的索尼一直在积极寻找复兴良方。现任索尼CEO平井一夫提出了五大战略:加强核心业务(数码影像、游戏、移动业务)、扭转电视业务、开拓新兴市场业务、开创新业务并加速创新、调整业务构成并优化资源配置。

在“一个索尼”(OneSony)战略之下,索尼开始逐渐展示出止损的迹象。索尼日前公布的2012财年全年财报显示,实现了5年来首次全年净盈利。2012财年净利润为430亿日元(约4.58亿美元),高于此前预计的400亿日元。

在“一个索尼”(OneSony)战略下,移动、数码影像和游戏三大“支柱”中,平井一夫显然对移动寄予厚望,“只有全面复兴移动业务,索尼才能扭转目前的困境”。据索尼财年2012财报显示,索尼2012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7%,主要原因是索尼全资收购爱立信并改名为索尼移动之后,合并计入了索尼移动的业绩。

2012年年初,索尼完成收购爱立信持有的索尼爱立信50%的股份,索尼爱立信正式更名为“索尼移动通信”。此举也意味着索尼重新展开在手机市场的大举进攻,决心与苹果、三星一决高下。索尼2013年第一季度Xperia系列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810万部,虽然稍低于之前910万部的预期,但是仍然给索尼注入了强心剂。

而在实现全球前三的目标前,郑书仁认为,更现实地是奠定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地位与有效本地化。早在2000年,索尼已经关注到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一系列的新兴市场,但并没有足够的投资支持这些战略,导致了三星后来居上,在这些市场的崛起。现在郑书仁表示:“中国本土化方面所做的事情,肯定比以前所看到的日本公司都要多。”

即使如此,索尼在中国要面临的形势并不轻松。

除苹果与三星之外,国产智能手机也在发力包抄中。日前华为携手中移动发布Ascend P6,号称首款全网统一营销的国产品牌手机。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徐直军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大在研发、市场、渠道、服务等业务模块的投入。另外一面,寂静多时的盛大果壳近期也重回硬件市场,发布了全球首款微单级拍照手机GEAK Eye、旗舰手机GEAK Mars、智能设备GEAK魔戒以及智能手表GEAKWatch。除此之外,已经获得口碑的小米MIUI、魅族Flyme等等显然都是不容忽视的对手。

而索尼现阶段在中国市场的策略,在郑书仁看来,更强调用户体验,主推中高端用户,“从高往低打是比较容易的,从低往高打可以说是不可能。”

对于索尼而言,要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争取更多份额,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如何与苹果、三星的差异化竞争。

谈到差异化竞争,郑书仁透露,索尼移动的计划分三步走,首先是在“一个索尼”的背景下,将索尼最好的产品与资源整合到产品中;其次将各个产品之间互联,将用户体验做到一致;最终是与索尼的内容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合作,将内容与服务整合到产品上。“关键在于硬件到软件的无缝连接,更加强调消费者的体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2-7 23:10 , Processed in 0.01297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