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应用程序份额和设备份额之间的差别,Flurry提出3个理由:
-口袋电脑 VS 升级版手机:Flurry认为,自从苹果通过App Store普及移动应用程序的概念后,人们因为被应用程序吸引而使用iPhone和iPad。“总有一款应用程序适合您”(There's an app for that,苹果广告语)成为了iPhone流行的市场营销口号。另一方面Android拥有更便宜的设备,常常通过运营商以2年合同免费赠送。理论认为,苹果用户寻求的是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的口袋电脑而Android用户则只是得到更聪明的手机——应用程序是可有可无的好东西,但并非必须品。
-碎片化导致应用程序内容受限:苹果旗下设备的屏幕尺寸和操作系统版本并不多,这使得开发者可以应对自如。苹果拥有4中不同的屏幕尺寸:3.5英寸(iPhone 5之前的所有iPhone)、4英寸(iPhone 5)、7.9英寸(iPad mini)和9.7英寸(iPad),在大部分情况,苹果大部分用户都使用最新版本的iOS系统。另一方面,Android拥有大量不同尺寸的设备,它们运行于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使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处理器。因此,Flurry指出,在内容的数量以及轻松升级应用程序的能力方面,Android均不如iOS。
-由于苹果规模更大,其能够自给自足:Flurry在报告中提到了雪崩效应,“可以认为,由于iOS存在更大和更丰富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因而该系统可以自给自足。iOS设备拥有者使用应用程序,因而开发者为iOS用户创造应用程序,这反过来产生了积极的体验。口碑以及应用程序使用时间的进一步提升。”
如果在Flurry的报告的技术上加上市场研究公司Experian最近公布的数据,上述观点显得更加合理。Android用户在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时,28%的时间用来打电话,iPhone用户的比例为22%。这支持了“Android用户更多是将自己的智能手机作为升级版手机使用而不是口袋电脑”这个观点。iPhone用户花更多时间进行文本输入。除此之外,两个平台的使用差别也非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