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因为价格谈不拢,联想只得看着已到嘴边的IBM服务器业务旁落。
5月2日,据外媒报道,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杨元庆拟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交易,因双方在交易估值上存在较大分歧,已宣告失败。业内人士分析,因去年这一业务的收入为49亿美元,因此IBM CEO罗睿兰希望交易价值介于50亿—60亿美元之间,但杨元庆对该业务的估值约为25亿美元,与罗睿兰的期望差距较大。
关于这宗交易的最早消息出现在4月。4月18日,IBM发布2013财年一季度糟糕的财报,当即就有美国媒体爆出有关IBM正在与联想洽谈出售低端服务器的新闻,第二天,联想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就一潜在收购事项与第三方进行初步磋商,但还未达成最终协议。把这两条新闻与此前杨元庆“要成为国内第一大服务器厂商,在2-3年内进入全球企业级硬件产品市场第一阵营”的豪言相联系,中美两国产业界都认为“蓝色巨人”和联想达成两度交易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来自华尔街的服务器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罗睿兰之所以考虑把x86服务器业务卖给联想,是因联想在网络、存储,以及数据中心方面未有太多建树,不会对IBM的既有业务造成威胁。
IBM是传统的服务器大厂之一,但它的服务器业务却正逐渐沦为IBM的“鸡肋”,更麻烦的是,去年上任的罗睿兰点燃的三把火中,第一把火就是甩掉利润较低的硬件设备,以使“蓝色巨人”的身姿更轻盈。如果顺利出售,她将有充足的资金带领IBM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利润更高的领域转型。
而对于杨元庆来说,虽然联想在去年重新启动了服务器战略,但就像PC业务里的ThinkPad品牌一样,他的服务器清单里也必须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品牌,而兼具品牌、技术和渠道优势的IBM x86服务器业务绝对是最佳选择。
虽然目前谈判告吹,但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联想是目前唯一一个与IBM谈判收购的公司,只要双方愿意继续讨价还价,交易还有继续的可能。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x86服务器业务的发展态势,确实让罗睿兰感到头疼。
据IBM 201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IBM硬件业务销售尤其疲软,总收入下降了13%,税前亏损4.05亿美元。其中x86产品“System x”的销量更是下降了9%,已沦为IBM众多产品线中利润最低的一环,严重拖累公司的整体业绩。
与此同时,由于x86服务器缺乏利润,一部分制造商已失去了创新动力,开始削减成本来提升利润,整个产业环境急剧恶化。另外,随着谷歌等大客户开始自主开发服务器产品,这让罗睿兰意识到,完全标准化生产的x86服务器有可能重蹈PC业务的覆辙,需尽快出售,专注于利润较高的高端服务器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
业内人士认为,从利润日渐稀薄的低端服务器市场抽身,符合IBM一贯的转型策略。即: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IBM一向注重发展高利润业务,此前已剥离了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硬盘、打印机、PC等利润较低的硬件业务。而作为IBM史上第一位女性CEO,罗睿兰继承了前几任的衣钵,不断减少对硬件业务的依赖,加快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智慧星球解决方案等领域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x86服务器业务在罗睿兰眼中已形同“鸡肋”,但该市场随着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企业数据中心市场向开放架构的转移还在不断扩大。罗睿兰在这一时间点作出出售服务器业务的决定,刚好正中杨元庆下怀。
目前,联想虽为全球第二大电脑制造商,却受累于PC业务持续萎缩和低利润率,杨元庆近日向董事会提交未来四年规划时,提出了加速整个联想转型及改善盈利能力,力争每年利润率增长0.3-0.4个百分点的目标。杨元庆还表示,将充分借助投资并购等方式来实现战略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而恰在此时出售服务器业务的IBM进入了杨元庆的并购范围。其实在服务器领域,联想早已跃跃欲试。去年,联想先是联手全球最大的存储软件公司EMC集团,后又推出全新的ThinkServer服务器,二次进军服务器市场,并且发展速度很快。合作当年,x86服务器就收获了3.6亿美元的营收,而2010年该数据仅为1.54亿美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杨元庆想在短时间内为联想找到新的利润来源,收购IBM的服务器业务似乎是目前唯一的选择。该分析人士向本刊记者指出,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利润率不高,而且受制于品牌认知度等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对比之下,x86服务器不仅可以帮助联想提高利润率,还能扩大其企业客户基础,为其将来企业解决方案业务打好基础。
潜在的影响
服务器交易因价格分歧而搁浅,双方都未因此有任何实质性损耗,但潜在影响却已形成,首当其冲的就是IBM。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该收购交易没有发生,或者高度保密,那么,IBM x86服务器部门的员工仍将保持高涨的士气,渠道和业界也会继续看好其产品。毕竟该业务远没有达到非出售不可的程度,其行业最高的平均售价和全球市场份额第三的占有率,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如今交易非但没有成功,罗睿兰对该业务的“厌弃”已让员工士气大伤,投资者和市场也将出现负面情绪。如果交易最终失败,如何消弭员工们的不良情绪,是罗睿兰需要向董事会解释的一大难题。
而对于杨元庆来说,收购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价格,美国政府严苛的“政审”,和接管后面临的诸多“融合”问题,也是他要慎重考虑的。
从美国政府以往对待中国企业并购美国同行的案例来看,联想的这一收购将会受到美国政府基于其国家安全考虑的严格审查。此前,联想在收购IBM的PC业务时就遭到了美国财政部下属的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调查。而今,联想要收购的是IBM在北美市场拥有颇高占有率的服务器业务,甚至会触动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神经。更为重要的是,联想如今面对的是一个较为复杂和严格的政治环境,此前中国电信设备生产商华为和中兴就因“威胁到其国家安全”的理由而遭到美国政府冷遇,因此如何应对美国政府苛刻的审查,极大地考验着杨元庆和联想的智慧。
另外,由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的销售渠道存在很大区别,杨元庆一旦接手IBM的服务器业务,就必须通过后者的营销渠道向企业客户销售服务器产品,但IBM现有的服务器客户是否能接受,这也是一个隐性的危险。
此外,在上一次收购PC业务后,联想就背负了较大的财务压力,还出现了文化冲突、高管离职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可能在本次收购中重新上演,如何依靠以往的经验将IBM的品牌、人才、产品消化进联想,都是一系列的巨大挑战。
联想的烦恼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连联想都因为价格问题而放弃收购x86服务器的话,那么业界将不会有比联想更高的出价。这一观点似乎反映出,交易的收购方非联想不可。但是,罗睿兰抛弃x86服务器后,可带领身姿更加轻盈的IBM向高利润业务进发,在企业级市场少有建树的联想,又该如何消化掉这一大块“肥肉”呢?
随着中低端服务器市场利润不断下滑,IBM、惠普、戴尔等巨头都把目光瞄向了高端企业级市场,走上了整体解决方案的路线,通过将服务器与自家的软件及应用进行深度整合,从而创造出更易用、高效的高利润产品。
反观联想,虽然近几年来在个人电脑和移动业务上发展不错,但都难有更大突破。有观点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联想在创新上的乏力。
按照杨元庆在去年制定的服务器市场3步走战略,未来联想在服务器领域肯定会杀入国际市场,这将不可避免地与惠普、戴尔以及IBM(Power Systems)三大巨头狭路相逢,但与它们相比,缺乏整体解决方案是联想致命的软肋。有观点就认为,如果杨元庆不能带领联想在解决方案上有所突破的话,那么他收购x86 服务器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但也有看好这一收购的人士站出来支招。他们认为,中国服务器用户的应用水平尚未完全进入到需要解决方案的阶段,联想完全可以借助IBM的品牌和产品优势,以及原先积累起来的万全服务器销售经验,先坐稳国内市场,待时机成熟后再进军海外市场。但该人士也强调,在发力国内市场的同时,联想需加快创新,在软件、应用解决方案、存储等方面迎头赶上,毕竟企业级市场不同于PC业务,只要控制好供应链和成本就好了,其难度更大,对手也更强。
由此来看,收购IBMx86服务器对于联想来说是利弊各半,是否值得在价格上作出让步或者坚持己见,取决于杨元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