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969|回复: 0

[转载] 大唐移动力推双模平滑演进 应对TD-LTE网络部署及优化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30 17: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伴随着TD-LTE技术的日臻成熟,如何在加快TD-LTE大规模部署和应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TD-SCDMA现有网络投资,成了更快更好部署TD-LTE网络的关键。大唐移动中国移动进行深入合作,成功推出了TD-SCDMA/TD-LTE双模平滑演进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双模工程改造和双模协同优化方面,两方面解决方案相结合,形成完善的双模演进整体解决方案。
1.双模改造,减少工程投入,实现快速建网
双模基站通过共用天线及网络设备,实现向TD-LTE的快速平滑演进,保护现有投资。针对现网部署的各类产品,大唐移动均提出了TD-LTE平滑演进方案:
对于现网FA频段宏基站演进F频段LTE,只需增加一套LTE板卡、增加一路Ir光纤
对于单A频段RRU的宏基站演进F频段LTE,需增加一套LTE板卡、增加一路Ir光纤、并把RRU替换为FA频段RR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于FA/单A频段宏基站演进D频段LTE,需要增加一套LTE板卡、增加Ir光纤、增加D频段RRU及天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A/A频段基站向F频段和D频段LTE演进,以及新建LTE的工程量及成本比较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F频段TD-LTE平滑演进在改造工作量、工程难度、工程进度、资金投入方面要优于D频段TD-LTE建设,更优于新建LTE基站。
2. 双模协同优化,提升网络质量,改善网络性能
对于新建D频段LTE宏覆盖,其优化目标相对于F与A频段的TD-SCDMA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优先考虑新增D频段天线,可以独立进行D频段LTE的网络优化,以解决两者在优化结果之间的耦合性。
对于向F频段LTE的演进,需结合TD-SCDMA现网发展情况及TD-LTE技术特征进行分析。A频段(2010~2025 MHz)是TD-SCDMA系统主用频段,共9个TDS载波,其中6个用于室外,3个用于室内;随着TD-SCMDA业务量的增加,许多城市中平均每扇区载波数已经达到4~5载波,高话务区配置6载波甚至更高,本质上接近于LTE的同频组网。从此意义上看,其优化方向与TD-LTE网络F频段的同频组网优化方向是一致的。基于此,大唐移动提出了F频段双模协同优化的方案,从而可实现对TDS优化成果的继承。
大唐移动在宁波等地对TD-SCDMA现网设备的双模改造方案进行了充分实践检验,结果显示,基于TDS-SCDMA的RSCP覆盖情况、切换链分布,以双模协同优化方案中等效SINR算法等对LTE网络指标进行的评估结果,与测试结果一致,形成了以大量现网数据为基础的分析成果。通过现网的测试,充分验证了双模协同优化方案,为后续TD-SCDMA现网向LTE的平滑演进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D-LTE作为TD-SCDMA的演进,为TDD的持续发展赋予更强的生命力。如今在产业界的多方努力下,LTE规模试验网的重心已从前两年的技术和产品验证转向了组网验证。大唐移动的全线基站产品也具备平滑升级的能力,可实现快速低成本的TD-LTE网络部署,使产品也具被更强的生命力。未来大唐移动将一如既往地与运营商加强合作,在TD-LTE的后续网络建设中,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实现网络部署,优化网络性能,加速商用进程;同时在新技术研究和创新方向重点投入,确保TDD系统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2-14 07:30 , Processed in 0.01282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