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正迅速迈向信息时代,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在我国四个现代化那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是依靠信息系统来实现的,信息与通信科学则是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的技术科学。通信科学则主要研究信息的传输、交换与网络理论和技术,它是信息科学的重要核心。信息与通信科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才几十年的历史,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关键的作用。
世界各国为了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需求,为了争夺高新技术的发展优势,都在迅速建立和发展各自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NⅡ)。我国也已制定并加速实现中国的NⅡ计划,这是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基础。NⅡ计划就技术而论其核心是现代通信加信息技术,这正是本一级学科的主要内涵。
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包含两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是国家的神经系统和命脉。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传输、交换以及信息网络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各种类型的通信与信息系统,比如: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应用的各种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理论、通信理论、信息传输理论与技术、现代交换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信息系统、信息网与通信网理论与技术以及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等。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则是以研究信号与信息的处理为主体,包含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的处理,它们是构成各种通信与电子系统的技术基础,也是当今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通信、雷达、电声、水声、医学、地震、勘探、地球物理、航空航天、自动化、天文以及振动工程等领域中所使用的各种形式的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语声与音频、视频与图象、文本、图形以及各种类型信号的分析、滤波、辨识和重构的理论与技术,信号检测与估值理论,信息压缩与编码,智能信息处理,以及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等理论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与邻近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有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并派生出许多新兴的边缘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它也与军事学门类军队指挥学等一级学科有着密切关系。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与通信工程的技术基础。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关系更为密切,无论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都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当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与本学科密不可分。通信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交融和相互支撑的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突出,这种结合也正在加速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原名为“通信与电子系统”,由于近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改今名。本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传输、交换以及信息网络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本学科与电子科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研究领域有交叉。
二、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应具有通信科学、信息科学方面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数理基础。并掌握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前沿课题,能独立研究解决本学科中的基础理论课题及前沿发展课题。学位获得者应提供创新的科学成果,并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独立从事理论研究及高科技开发的能力;应有严谨求实的学风,高尚的职业道德;能独立承担和完成各类研究课题,并应具有学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素质;应能胜任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2.硕士学位
应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及掌握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通信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开发和教学工作能力,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1)通信理论与技术
信息论,编码理论,通信理论,现代通信系统,信息加密与安全理论及技术,信息交换理论与技术,通信网络理论及管理技术等。
(2)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
信号检测理论,信号分析与设计理论,智能信息系统,智能网络,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雷达、声纳、电视、遥感等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等。
2.课程设置
(1)博士学位
泛函分析,非线性系统数学基础,模糊系统数学基础,近世代数等数学类任选一门;信息论类,信号检测理论类,信息处理理论类,通信网络及系统理论,信息系统理论类等任选两门;以及学术讨论、参加学术会议、学科前沿讲座等课程。
上述课程应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反映该课程的最新发展与研究动向。
(2)硕士学位
随机过程,数值分析,模糊数学,线性代数,应用近世代数,应用泛涵分析等数学类任选一门;通信理论,信息论与编码,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检测与估值,智能理论与技术,模式识别原理与技术等及专业科任选两门;以及实验课、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等课程。
上述课程应具有完备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工程应用,反映该课程的最新发展。
四、主要相关学科
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密码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军事通信学,军事情报学。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是以研究信号与信息的处理为主体,包含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的处理,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的各个领域。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特别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的研究领域有交叉。
二、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应具有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数理基础,并掌握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及前沿课题,能独立研究解决本学科中的基础理论课题及前沿发展课题。应提供创新的科学成果,并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应具有独立从事理论研究及高科技开发的能力;应有严谨求实的学风,高尚的职业道德;能独立承担和完成各类研究课题,并应具有学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素质;应能胜任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2.硕士学位
应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及掌握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开发和教学工作能力,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1)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图象和多维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非线性信号处理,信号处理系统等。
(2)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
信息获取技术,信源编码理论与数据压缩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语音、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集成,信息处理系统等。
2.课程设置
(1)博士学位
泛函分析,非线性系统数学基础,模糊系统数学基础,近世代数等数学类任选一门;自适应信号处理,智能信息处理,统计信号处理,现代信号处理,非线性信号处理,信源编码等任选两门;以及学术讨论、参加学术会议、学科前沿讲座等课程。
上述课程应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反映该课程的最新发展与研究动向。
(2)硕士学位
随机过程,数值分析,模糊数学,线性代数,应用近世代数,应用泛函分析等数学类任选一门;现代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信息论与编码,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原理与应用等及专业课任选两门;以及实验课、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等课程。
上述课程应具有完备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工程应用,反映该课程的最新发展。
四、主要相关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生物医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水声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