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3089|回复: 3

[转贴] 2010年全球數位資訊量可達1.2ZB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9 20: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資料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供應商EMC,日前公佈一份由該公司贊助的IDC研究報告,主題為「數位世界的十年──你準備好了嗎?」;該份數位世界資料成長研究報告已是第四度更新,針對每年產生與複製的大量數位資料進行統計與預測,並分析研究數據對於全世界個人及IT專業人士產生的影響。根據更新的資料,儘管在2009年經濟衰退,該年度數位資料量仍比2008年增加62%,達到8,000億GB (gigabytes),相當於0.8 ZB (zettabytes,1 ZB 為1兆GB)。而2010年產生的數位資訊量則可達1.2 ZB,等同於:
˙地球上所有男女老少連續發送Tweets (Twitter微網誌訊息)100年;
˙750億部滿載資料的16 GB版Apple iPad,這些iPad能鋪滿41座溫伯利體育館(Wembley Stadium),84條白朗峰隧道(Mont Blac Tunnel),151個歐洲核研究組織(CERN)型強子對撞器,15.5座北京國家體育館(鳥巢),或23座台北101大樓;
˙福斯電視(Fox TV)熱門影集《24》連續播放1.25億年。
˙美國於2010年3月簽署生效的 《保護病患與平價照顧法案(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 》若併排連接,這本超過2,000頁,複印707兆本的法規文件,可以從地球排到冥王星來回16次,或是覆蓋美國每一吋土地達3呎高。
此外該報告亦預測,檔案、影像、紀錄、以及其他數位資訊儲存設備的數量,成長幅度將達67倍,每個設備都需要加以管理、保全、以及保護。但儘管面對如此大的資訊成長幅度,但全球IT專業人士的成長數量幅度僅達1.4倍,這樣的累積效應促使企業資訊長(CIO)藉由快速轉移至私有雲運算環境,以尋求達到更高層級的敏捷度、效率、以及控制能力。
因此該報告認為,所有數位資訊的三分之一會存放、或者透過雲端運算技術:
˙2020年新增的數位資訊成長幅度將是2009年的近45倍,所有形態的媒體,包括語音、電視、廣播、與平面等,都將完成從類比轉移至數位的程序。

˙從現在到2020年,每年製造出的所有數位資訊,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會存放在或者經過雲端環境。
˙由於許多企業減少在既有系統(legacy system)維護方面的IT預算而採用雲端運算服務,IDC預測,從目前一直到2014年,花在創新研發方面的IT支出,將讓企業營收的成長幅度超過1兆美元。這項預測將會使得私有雲及其他雲端運算模式成為主流的幅度大幅成長。
˙2020年,要求基本層級以上防護的數位資訊,比例將從30%提高到50%。
˙35%以上的數位資訊,在被創造時的容量就已超過儲存設備的容量。在未來數年間,此項數量將躍升至超過60%。
˙超過70%的數位世界是由個人產生,但是企業卻負責儲存、保護、以及管理80%的數位世界。這項企業責任,未來只會因為在社群網路及Web 2.0技術不斷擴展至企業環境下而增加。
EMC總裁暨執行長Joe Tucci表示:「今年的數位世界研究報告揭露了資訊長在規劃其IT策略與投資時,面臨到的各種短期與長期的急迫問題,他們很快發現,想要站穩腳步,就必須改變方法,把傳統基礎建設轉換為私有雲資料中心,向內部與外部顧客提供IT即服務(IT as a service)的協助。私有雲運算是IT下一波的重大趨勢,它將帶來各種嶄新且日趨自動化的方案,協助企業與顧客管理與保護資料。」
发表于 2010-6-6 12: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是很多吗
发表于 2010-6-30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產生這麼多的資訊,人類真的能消化嗎?
发表于 2010-9-28 13: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2-2 07:48 , Processed in 0.01478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