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标题: MOS工作在弱反型区的优缺点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fumes    时间: 2014-6-26 14:00
标题: MOS工作在弱反型区的优缺点是什么?
有些情况会故意工作在弱反型区,为什么?
作者: csslyou    时间: 2014-6-26 14:49
有些电路对功耗比较苛刻,因此让MOS管工作在弱反型区得到较低的电流,同时也可以得到较高的跨导。缺点就是弱反型区的速度比较慢,使得电路工作频率不可能很高。折中的关系! 现在一些基准电压电路也通过MOS管工作在弱反型区得到正温度特性的热电压VT。
作者: sea11038    时间: 2014-6-26 14:51
拉扎维教材有讲亚阈值工作的器件,Allen教材有讲微功耗运放的,你可以看看
作者: onepieceligen    时间: 2014-6-26 14:52
low power design by making the MOS more like a "BJT". The potential panelties includes feature freq, reliability, and maybe time-to-market due to special cares on sub biasing issues.
作者: fumes    时间: 2014-6-26 15:28
回复 4# onepieceligen


    对NMOS来说,就是一个NPN管是不? 但是衬底是接最低电位的,这样的NPN管是截止的,或者说发射结零偏,怎么当NPN管来用呢?
作者: onepieceligen    时间: 2014-6-26 23:43
回复 5# fumes


   跳出简单的 教科书第二章式的模型,回忆你本科学过的半导体物理。当栅压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沟道和耗尽层就不能用强反型时的模型来近似了,说的直白一点,当强反型的时候,沟道流过的电流全部是漂移电流,但是在亚阈值区,电流会慢慢以扩散电流为主,从这个角度来说表现出了BJT似的exp-law 而不是MOS在强反型的square-law。这也是为啥说亚阈值区省电,因为他的电流效率高,e^x 永远比 x^n 高阶,更不要说n=1~3的MOSFET了。这个n不是亚阈值参数那个n,别搞混了。建议LZ多去看看物理的书吧,我觉得微电子人挣不到钱就是因为抛弃自己的根本--物理,虽然短期看来可能没有用。。。但是往前几十年的ICer,很多都是物理出身
作者: semico_ljj    时间: 2014-6-26 23:48
回复 6# onepieceligen

做模拟设计 器件物理确实需要
作者: onepieceligen    时间: 2014-6-26 23:5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0717-464721.html 孟教授的博客 好东西 分享给LZ
作者: angelaboy    时间: 2014-7-12 08:54
狐狸读书真是有趣就像玩毛毛虫。
作者: 何大爷    时间: 2014-7-12 10:17
gm/Id 最大 efficiency好
作者: fumes    时间: 2014-7-25 12:23
回复 10# 何大爷


    我真不明白gm/id代表了什么意义
作者: fuyibin    时间: 2014-7-25 13:39


   
回复  fumes


   跳出简单的 教科书第二章式的模型,回忆你本科学过的半导体物理。当栅压降低到一定程 ...
onepieceligen 发表于 2014-6-26 23:43




"挣不到钱就是因为抛弃自己的根本--物理" 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真的学好物理就能挣到钱?
作者: onepieceligen    时间: 2014-7-25 14:19
回复 12# fuyibin


    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了,毕竟物理学的最好的人都去华尔街了。我只是看到上一代IC人(主要是西方,至少留美)很多都是物理PhD,他们才是真正打江山的人。
    现在的IC分工越分越细,已经从技术critical变成管理运营critical,技术已经变成第三把,第四把交椅了。究其原因: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IC已经成熟,皮毛的物理学(本科级别)不如现存的EDA,经验和文档来得快;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技术大牛(定义为能解决一般人解决不了的IC高级版难题--我认为通常需要极高的物理学造诣)替技术人群争取权益,导致后进者逐渐沦为边缘。

    这就像攻城拔寨用的是特种部队,但是打下来以后就用一些民兵守着即可。。。如果想举大计,还是得变成精锐部队,对不对?薪酬是靠贡献说话的,我觉得物理学得好,能解决工程遇到的大问题,或者给产品带来大突破。

    这也可能沦为一个伪命题,因为如果物理学那么好,为何不去华尔街?
作者: fuyibin    时间: 2014-7-25 15:37


   
回复  fuyibin


    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了,毕竟物理学的最好的人都去华尔街了。我只是看到上一代IC人( ...
onepieceligen 发表于 2014-7-25 14:19



物理学得好也不一定能去华尔街,那还不如说随便得个十个八个诺贝尔奖,奖金也不少。
你举得以前那一批做ic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物理学得好
主要是因为那个时代是半导体的时代,那些人只是占了那个时代的光罢了,如果放到现在,也会一样的平庸
现在这个时代是互联网和金融唱主角的年代,人家大专写个代码还赚3w一个月呢
大部分人都只能被历史潮流裹挟,只有屈指可数的领袖才能立于潮头或者开创历史
作者: onepieceligen    时间: 2014-7-25 16:09
回复 14# fuyibin


   恩,我同意你的观点,形势大于人。但是你也要承认残酷的现实,留在IC圈的表现一般或者说混的一般,不一定是IC degrades了IC圈内的人,而更有可能是进入这个圈子的人本身就水平一般。因为人是活的,是市场化的,条件不好,物理大牛自然不会再进来。二十年前多少搞物理的都搞电路啊,现在呢。。。诺贝尔奖本来就不给盈利性质很强的方向。
作者: elec_888    时间: 2014-7-26 04:14
that was a useful discussion guys
作者: lionelwait    时间: 2014-7-26 09:52
回复 5# fumes

这个NPN只是伏安特性的类似,并不是源漏作为N,衬底作为P的结构。
作者: apac    时间: 2014-8-10 11:14
在固定電流下能達到最大的gm,

input pair的gm大可減輕後級的mismatching效應.
作者: tobytian    时间: 2015-11-24 09:27
回复 8# onepieceligen 内容特别好
作者: fengtang2332    时间: 2016-3-11 17:18
回复 8# onepieceligen


   确实是好东西,读过了。
作者: hjp667    时间: 2020-8-26 14:04
谢谢分享
作者: villain24    时间: 2020-11-3 16:03


   
fumes 发表于 2014-7-25 12:23
回复 10# 何大爷


效率问题啊,比值越大,就相当于能用小的电流实现较大的跨导,efficiency高,适合做低功耗的

作者: 红红的西瓜    时间: 2021-11-3 16:02


   
apac 发表于 2014-8-10 11:14
在固定電流下能達到最大的gm,

input pair的gm大可減輕後級的mismatching效應.


请问一下,为什么输入对的大gm可以减去后级的mismatching效应?应该从哪个角度

作者: IC_zd    时间: 2022-8-10 10:16


   
红红的西瓜 发表于 2021-11-3 16:02
请问一下,为什么输入对的大gm可以减去后级的mismatching效应?应该从哪个角度
...


lz有答案了吗

作者: Explosion    时间: 2024-12-24 11:35


   
sea11038 发表于 2014-6-26 14:51
拉扎维教材有讲亚阈值工作的器件,Allen教材有讲微功耗运放的,你可以看看 ...


请问MOS管再弱反型区工作和在亚阈值区域工作是一个意思吗

作者: sea11038    时间: 2024-12-24 22:02


   
Explosion 发表于 2024-12-24 11:35
请问MOS管再弱反型区工作和在亚阈值区域工作是一个意思吗


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不同的定义方式

作者: Explosion    时间: 2024-12-25 08:47


   
sea11038 发表于 2024-12-24 22:02
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不同的定义方式


好的好的,感谢!





欢迎光临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https://bbs.eetop.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