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标题: 【两年工程心得】IC设计方向总结帖 [打印本页]

作者: zwjhust    时间: 2012-12-16 22:11
标题: 【两年工程心得】IC设计方向总结帖
本帖最后由 zwjhust 于 2012-12-16 22:40 编辑

----------------------------------------------------------------------------------------
            本论坛中经常会有“月经贴”,几个方向问来问去,楼主思来想去,决定写下此贴
                LZ接触IC设计只有两年时间,难免会有纰漏之处,望版上大牛指正,见谅
----------------------------------------------------------------------------------------
                   IC设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向,RFIC,analog IC,digital IC,依此展开
----------------------------------------------------------------------------------------

RFIC

要求:射频集成电路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以及非常扎实的基础知识,不论是工艺还是电路理论都

要非常精通,才能设计出不错的芯片

就业面:RFIC一般包括LNAMIXERPLLPA等等模块,还需要了解inductor&&transformer等无

源器件,需要依靠EDA工具不多,由于涉及到的模块不多,因此工作量也不大,多半是依靠经验

和直觉,所以在企业中职位很少,对于一个较大的项目,一到两个RFIC工程师足矣

国内现状:RFIC属于稀缺人才,但是仅仅是对于优秀的RFIC工程师,国内可提供的职位较少,因

此对于出道的RFIC工程师,就业比较困难

国外现状:目前RFIC最核心的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企业和国外著名专家和教授课题组中,比如伯

克利、UCLA、佐治亚理工大学、史丹福大学等等,能去这些大学的知名课题组,是不错的选择,

RFIC是个非常依靠经验的方向,所以有牛人带的话,会事半功倍。

选此方向建议:国内复旦、东南、清华可以考虑,其他学校请慎重,没有流片机会请慎重,能去

国外几大著名课题组,那么小弟恭喜你,中国未来的RFIC就靠您了。。。

列举几个国外著名课题组:

1Ali Niknejad,伯克利教授,2000年伯克利博士毕业,巨牛之人,小弟当初做变压器建模

时候,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国际上60GHz cmos transceiver研究方向领导者,国内最近也有

位开始研究这个方向,此人最近当上2013 IEEE Fellows,伯克利EECS主页上有新闻报道,40

就是fellow了,不简单啊(有个北大本科毕业的,在他手下读的博士,06年毕业,叫Li Gang

他的主页:http://www.eecs.berkeley.edu/Faculty/Homepages/niknejad.html

2Asad.A.AbidiUCLA教授,在JSSCISSCC上发表了N多个cmos transceiver,已经牛到不行了,

感觉像这样的牛人,他们只对自己研究的感兴趣,可能他研究出一个新的transceiver结构会非

兴奋,但是当上一个fellow或者颁个什么奖,估计还不如前者兴奋

3、还有几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他们的书大家都看过的,AllenP.R.GrayRazaviSansen等等
---------------------------------------------------------------------------------------

模拟IC

要求:模拟集成电路需要大家有非常好的基础,对工艺也需要非常了解,这个其实和RFIC

较像,只不过没有RFIC频率高,模拟ICRFIC工作量要大一些,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有非常好

的基础和多年的经验,才做得比较顺手,才能做出高性能的模拟IC产品,不然模拟IC也不会被

称为是艺术了。

就业面:涉及到模拟IC的模块,主要有filterADCVGAPGARSSIband gapOP Amp等等

,由于模ICRFIC在基础和经验要求上的相似性,其就业面也比较窄,并且很多模块正在受

到数字IC的吞噬

国内现状:模拟IC也属于稀缺人才,但是仅仅是对于优秀的模拟IC工程师,目前国内一般般水

平的模拟IC设计师,一抓一大把,这里面的原因,一是国内微电子专业的扩招,现在有些专科

学校都开设微电子专业,这已经不是前几年宣传的那样,只有不到十家985高校开设了微电子

专业,中国教育部就是这样,喜欢一窝蜂搞死搞臭,二就是模拟IC太容易上手,你让一个本科

信息类的学生,只要给他软件平台和资料,在放大器都没搞清白的情况下,一个月之内就能

搞个像模像样的ADC或者VGA出来,但是性能如何,那就另说,你要具体问他里面原理,那

对是十万个不知道,大家要清楚,我们要的是高性能模拟IC产品,三就是企业和学生的普遍浮

躁,企业现在招人,什么ADC之内的已经的需要掌握的基本电路了,学生为了迎合企业招聘,

二年研究生就能把所有模拟模块做个遍,到头来其实什么也没得到,不排除你能找到一个工作

,但是想要长久立足,no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复旦一个牛人写的模拟IC成长之路,大概就

是他研究是就把放大器学得还可以,最后毕设做了个rail to rail 放大器,后来工作的时候,他发

现吧放大器基础打牢固之后,其他模块都一通百通了,其实模拟

里面都是放大器,不同模块就是一个不同结构的问题,很容易熟悉,所以放大器是关键。

国外现状:目前对于高性能模拟IC,核心技术还是在国外几个大佬手上,比如ADIMaximTI

Linear TechNXP等等,随便拉一家出来,整个国内模拟IC都要低头,其实模拟IC的利润是很高

,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凌力尔特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但是前提是你设计出来的模拟IC是不

是高性能的,目前国内也能设计一些模拟IC的产品,

但是就是算价格低得像白菜,就算是国内的采购商都不敢买,更别说走向国际。因此模拟IC

一块并不能像做消费电子产品一样,提倡产品上市速度,这个得慢慢熬,慢慢修炼内功。

选此方向建议:国内工科top10都可以考虑,两电和华东师大也可以考虑,其他学校请慎重,

没有流片机会请慎重,国外课题组可以参考RFIC

PS目前模拟IC比较尴尬,貌似很少有单纯招模拟IC的了,有的是和RFIC合在一起,RFIC

程师顺带着做模拟模块,有的是和数字IC合在一起了,成为了数模混合IC设计,模拟方向正在

受到RFIC和数字IC两大方向的压缩,不过ADC&&DAC&&PLL还是不错的,前两者是模拟世界和

数字世界的接口,最后一个是transceiver的心脏,也在很多其他的地方会用到,国内复旦和清

华中的两篇ISSCC都是PLL
--------------------------------------------------------------------------------------------------------------------------------------------------

数字IC

要求:有较好的数字电路基础和一定的模拟电路基础,有较强的编程能力,对EDA工具要有

好感,要熟悉基本的数字IC设计流程和各种EDA软件使用,熟悉接口、协议、算法、结构等等

就业面:毫无疑问,现在是数字的世界,数字IC在最近几年蓬勃发展,就业机会是上面两

者的好几倍,当然因为门槛低,会的人也多,但是总体来说,就业情况比较好,从鄙校最近

几年的就业情况看,数字IC大概每个人有两到三个offerMS

国内现状:国内数字IC的发展,相对于RFIC和模拟IC要好很多,有不少优秀的企业诞生,像

华为海思、展讯等等,都设计出了非常不错的数字芯片或者SOC解决方案,发展迅猛

国外现状:高科技数字核心芯片技术,还是在国外大佬手上,比如IntelARMTISamsung

等等,他们掌握了CPUGPUDSP等高端数字芯片的设计,并且引领了CMOS制程沿着摩尔定

律的发展,国内还无能力研发此内高端芯片

选此方向建议:国内工科top30都可以考虑

---------------------------------------------------------------------------------------------

最后附上清华水木上看到的:1射频+3模拟+10数字设计+20数字验证+100软件+200FAE才是合理的人才队伍

//表喷,不是我说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by zwjhust at eetop 2012.12

[attach]490209[/attach]


作者: zwjhust    时间: 2012-12-16 22:25
帖子真是不好编辑
   来回几遍好不容易编辑整齐了
         自己总结的,无copy,先自顶一个
作者: selfsalvation04    时间: 2012-12-16 23:03
做模拟的飘过
作者: LegacyTron    时间: 2012-12-16 23:18
太全面且直白了!赞个!
作者: hezudao    时间: 2012-12-16 23:19
这年头都是考想象写文章吗?
作者: ljc24156313    时间: 2012-12-17 10:05
回复 2# zwjhust


    您好楼主,我一直想进军数字IC,但毫无头绪,给你点建议呗,我现在是做FPGA的
作者: wind2000sp3    时间: 2012-12-17 10:14
回复 6# hezudao

刚刚干了两年的工程师写的。有那么一点点道理,但是有一叶障目的感觉。
做模拟的被鄙视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淡定。

我最近倒是觉得做模拟的应该和系统结合起来,这样对各种算法触类旁通的话,应该能够保持在技术水平上的可持续发展。咔咔~~
作者: zwjhust    时间: 2012-12-17 10:26


   
这年头都是考想象写文章吗?
hezudao 发表于 2012-12-16 23:19




    你好,这个帖子是我根据自己的工程体会写出来的,绝非什么想象力
             你可以说我帖子写得质量不高,毕竟我才接触IC两年,难免有失偏颇
                           就像帖子最开始说的,欢迎指正
                                            谢谢回帖,共同进步
作者: zwjhust    时间: 2012-12-17 10:33


   
回复  zwjhust


    您好楼主,我一直想进军数字IC,但毫无头绪,给你点建议呗,我现在是做FPGA的
ljc24156313 发表于 2012-12-17 10:05




    你好,可以多看看ASIC版块,那里大牛很多,资料和软件也很全
                     数字也分好几个方向
                            前端,后端,测试和验证
                     最近后端和验证工资较高,但是我感觉一时工资的起伏只由人才是否短缺决定的
                     然而中国从来不缺人,迟早会饱和,因此在自己的方向上做到中上等,就不怕饱和了
作者: zwjhust    时间: 2012-12-17 10:36


   
回复  hezudao

刚刚干了两年的工程师写的。有那么一点点道理,但是有一叶障目的感觉。
做模拟的被鄙视 ...
wind2000sp3 发表于 2012-12-17 10:14




    谢谢指正,谢谢回帖
         我感觉模拟的很难和系统扯上关系,更和算法没关系
         一般射频前端都是RFIC工程师做系统
         数字基带部分都是数字IC工程师做系统架构,算法应该只属于数字IC吧
作者: vdslafe    时间: 2012-12-17 11:02
回复 11# zwjhust

为什么模拟前端不是模拟工程师做系统?
作者: zwjhust    时间: 2012-12-17 11:42


   
回复  zwjhust

为什么模拟前端不是模拟工程师做系统?
vdslafe 发表于 2012-12-17 11:02




        模拟前端?一般都是射频前端吧
            信号由天线进来,性能指标一般都是由前依次往后确定
            LNA接受到的信号范围是多大决定后面混频器,混频器决定了LO频率
            也决定了后面滤波器的带宽。。。。。。。。
            大公司可能有专门的系统工程师,小公司就直接由RFIC工程师确定
作者: semico_ljj    时间: 2012-12-17 12:16
能看到更多心得,不错
作者: fuyibin    时间: 2012-12-17 12:22


   
模拟前端?一般都是射频前端吧
            信号由天线进来,性能指标一般都是由前依次往后 ...
zwjhust 发表于 2012-12-17 11:42



呵呵,并不是什么系统都有antenna 和 RF的
还有cable connect system,audio/video system等
看样子在你心里 万般皆下品,唯有射频高哦
作者: wind2000sp3    时间: 2012-12-17 12:37
回复 11# zwjhust


    现在模拟电路IC的方向是越来越智能化,系统化。简单来说,就是用1颗芯片,6~10个Pin脚,来实现更多的功能。这里面每个功能之间的实现、切换、计时等等当然要靠算法来实现。

    就设计的本质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理论分析和实现方法。理论分析得透彻,实现方法自然就会简单;但是你手中的实现方法多种多样,理论分析也可以更简单一些。这其中“经验”有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在理论和方法的结合过程中,又需要那么一点点灵气和运气。总之就像拉扎维所说的,最好的模拟工程师需要一半艺术家的思维和一半科学家的思维。

    理论分析和实现方法,在思维上对应着深度和广度。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思维深度和广度上努力的开发自己。在系统知识和电路技巧上,每个人的天分又是不同的。因此合作又成为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拿盖楼做比方,有人懂的如何让大楼变得好看、有人懂得如何让大楼变得结实、有的人懂得如何摆放转头以适应不同的力学要求、有的人却只懂得如何配比水泥。但是,无论你懂得什么,只要是你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做的比大多数人都强,那么你就是翘楚。这个比方非常适用于现在的集成电路设计,设计电路和盖楼在本质上区别并不大,学习哪个方向不重要,哪个方向更赚钱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精通。你看,连集成电路设计和盖楼相比,差别都不大;何况数字、射频和模拟之间的比较呢?只要有兴趣,并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做木匠也能够成为大师。至于这三个方向之间的差别肯定是有的,但是对工程师的要求确是一样的,那就是寻找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并持续学习。有的人觉得学习了各种数字电路的算法那叫高科技,而我觉得,在你的领域追求极限就叫牛逼了。这方面建议你看一个电影《入殓师》,看看人家收尸的也不比咱们搞芯片设计的差到哪里去。

    钻研的更深刻、水平更高才是赚更多的钱、获得更大的成功的唯一途径。我说觉得你这帖子有点一叶障目的感觉,是因为你从设计的工种不同出发,区别对待了他们,而这种区别在我看来洽洽不是区别。这三个方向的唯一区别,就是需要的知识体系不同而已,没有谁高谁低的。
作者: vdslafe    时间: 2012-12-17 12:58
回复 14# zwjhust


    你是做模拟的还是射频的?无线通信只是电子产品中的一部分。模拟前端的系统经常是模拟工程师定制的。许多模拟系统也一样需要滤波,pga, 之类的。
作者: kwankwaner    时间: 2012-12-17 13:32
LZ举了很多课题组,文章,学校的例子,说的公司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公司,猜测LZ多半还是在读或刚毕业。

LZ的例子都是通信芯片,而消费类的,功率类的,等都没提及。数字IC介绍很少,RF只提学校没提公司,猜测LZ毕业后多半做ADDA,PLL

LZ对于业界认识以大公司居多,但是在国内还是有很多小公司在做芯片,做的并不是多好,可是照样赚钱哦,就像沙县小吃,不好吃,照样有人吃,穷人多嘛
作者: zwjhust    时间: 2012-12-17 14:18


   
LZ举了很多课题组,文章,学校的例子,说的公司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公司,猜测LZ多半还是在读或刚毕业。

LZ ...
kwankwaner 发表于 2012-12-17 13:32




    福尔摩斯啊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zwjhust    时间: 2012-12-17 14:25


   
回复  zwjhust


    现在模拟电路IC的方向是越来越智能化,系统化。简单来说,就是用1颗芯片,6~10个P ...
wind2000sp3 发表于 2012-12-17 12:37




   
        现在数模混合是趋势,就像有人说的,现在模拟产品里面没有一些数字的东西,都不好卖
        就像现在ADDA各种数字矫正电路大行其道,不仅可以加快产品上市,也可以提高产品性能,
        所以模拟IC设计师需要了解一些数字的东西是必要的
作者: lexvu    时间: 2012-12-17 16:46
回复 17# wind2000sp3


   非常赞同wind2000sp3, 模拟9年,工作越久,越觉得专业与精通比方向重要
作者: ksg12    时间: 2012-12-17 17:24
三年SOC,三年ANALOG,说实在的,数字你在外企做三年,只要肯吃苦,完全可以全掌握。模拟你要有兴趣,要多思考,虽然自己单独成功做了一款数模混合的芯片,但是感觉模拟吸引力很大,如果经济压力不大,能潜下心来,模拟真的有的一搞。不要再争论方向了,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但是成长的方式一定要选择好。这个很重要。。。
作者: hukangyouxiang    时间: 2012-12-17 23:27
自己就是做模拟的,电源,led驱动方向
最近看到很多帖子,好像都在说模拟的前途很暗淡,  很担心自己的饭碗啊
作者: iseesky    时间: 2012-12-17 23:45
我的理想是精通数模,略懂射频。
作者: qiwentuo    时间: 2012-12-18 11:32
我觉得写得很不错,顶楼主,基础才是王道,运放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好好打基础。
作者: faithzy    时间: 2012-12-18 13:09
回复 24# hukangyouxiang


    通道中人啊!!!!刚接触!!!!
作者: caoweidong    时间: 2012-12-18 13:21
回复 20# zwjhust


    楼主啊,我是刚读研的研究生,在做开关电容的cds电路,可是不会分析噪声谱密度,希望不吝赐教啊。顶
作者: caoweidong    时间: 2012-12-18 13:25
回复 19# kwankwaner


    大婶好多,我是刚读研的学生,在做开关电容的cds电路,不知该怎么分析它的噪声谱,希望赐教啊
作者: zwjhust    时间: 2012-12-18 18:43


   
回复  zwjhust


    楼主啊,我是刚读研的研究生,在做开关电容的cds电路,可是不会分析噪声谱密度,希 ...
caoweidong 发表于 2012-12-18 13:21




    拉扎维第七章
作者: caoweidong    时间: 2012-12-18 18:46
回复 31# zwjhust


   这个。。。书都看透了,开关电容电路的噪声分析仿真还是挺麻烦的
作者: zwjhust    时间: 2012-12-18 22:59
惊讶的发现,帖子加精华了,第一个精华帖,比较激动
                                  感谢版主@bmee2000
作者: iidestiny    时间: 2012-12-20 20:50
只能学习了。。。
作者: 杭电小米粥    时间: 2012-12-20 21:12
我也是小研在读,钻研运放中啊
作者: jinwankaishi    时间: 2012-12-20 21:27
学习了,做射频,有点担心了
作者: flyawayfc    时间: 2012-12-21 19:07
模数转换大家可以去看看EECS247的录像,感觉EE berkeley所有录像里最有价值的就是247了,那位老师在博通待过3年。。。。
作者: frankobvip    时间: 2012-12-22 10:54
回复 22# lexvu


   觉得方向不太重要,认真才最重要
作者: xuehaiwuya    时间: 2012-12-22 17:05
有点意思,模拟IC做了多年,会做和做好那可差得远了
作者: xiaoshao    时间: 2012-12-26 09:07
模拟电路从本质上来说,是要求精准,但却不容易做到精准的电路,是跳动的精灵,很大因素受到工艺、材料以及环境的影响。模拟又分大功率,中功率以及小功率之分,同时,大功率信号因为有源器件复杂的非线性效应,很难做到理想状态。而且非线性的东西在模拟电路中无处不在,而对于非线性电路,人类现在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仍然非常有限。这就决定了模拟电路,要真正的模拟,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在传输的过程中,模拟电路会因为边界条件的变化和不理想,产生高次模,这种波动特性,和工艺材料联系了起来。所以就更加的复杂和不着边际。
当然,这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看,从来没有真正的“精确”理想的东西存在。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gap”,那么模拟射频工程师的问题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因为理论上,只有少数问题有封闭的解析解,很多问题是无解的,甚至只能用现在强大的计算机来近似,记住是近似。
所以世界上,只能出现一个安捷伦,一个罗德。从计量的角度看,不可靠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大家也知道,在模拟领域,会面临非常多的折中选择。这就跟专业的应用领域挂上了沟,不用应用环境的产品,对于射频领域就有不同的要求。
你产品的性能,取决于你产品的结果,这和经济效应又联系了起来。
    同理,在数字领域,和模拟域 不同的是,它是状态电路,而非连续波的技术,判决的状态拉伸得更开,更容易,而非模拟电路的连续状态。所以数字电路更加容易做得精确,计算机技术就诞生于此,也就是说,运算借助于数字技术,是可以达到非常有效的机制。这也让数字电路脱离了模拟电路的非线性和噪声的泥潭。
   但这仅仅限于计算,如果要回到模拟状态,显然,又要受制于非线性和噪声了。
  发挥数字电路的可重复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将数学灵活、强大的能力应用于数字电路。同时模拟电路继续摘取精准、灵敏以及大动态范围的特点,各自发挥优势,做各自的擅长之处,则模拟更加的模拟,数字的更加数学。各自做各自的专业,而非模拟来侵入数字领域,数字进入到模拟领域,那么这个系统才是完美的。
   今年的RFIC如火如荼,当然,从全局来说,IC设计好像是模拟的deadline,甚至吹响了模拟的丧钟的说法都有。事实上,果真如此吗?我认为,不尽如此。
   事实上,模拟电路因为更加贴近自然(相比数字电路),所以受到的外界因素影响很大,换言之,用在语音方面的模拟电路,和用在深空通信、陆地移动通信、以及众多专业领域的东东,都不尽一样,这就决定了RFIC的复杂性和参数优化的必要性,而非一片RFIC就可以通吃所有系统的大一统局面。甚至,现有的模拟系统都演变为芯片放置专业了。当然,这方面的东西,说起来可能几天几夜都无法说完。
   我还是认同一点:能做出来和能做好,甚至做到世界一流的产品,是非常不同的。也许穷尽一生,也没有几人,几家公司,能有这种高度和福分。
    特别是射频类的东西,当你做到极致的时候,甚至已经看到了世界太大了,没有边界。只剩下了无穷的空间,你只是渺小的一粒尘埃,如此而已。
作者: Kink0307    时间: 2012-12-31 21:14
楼主难不成是华东师大的= =
作者: hezudao    时间: 2012-12-31 21:18
回复 42# xiaoshao


    故弄玄虚估计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吧
作者: starmoonurf13    时间: 2013-1-2 12:41
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
作者: 严皮皮    时间: 2013-1-2 15:31
总结得好啊!
作者: 严皮皮    时间: 2013-1-2 15:31
回复 43# Kink0307


   他肯定不是,哈哈,具体原因你猜吧。
作者: killer_20009    时间: 2013-1-2 16:25
总结得不错,
作者: Garnation    时间: 2013-1-2 16:33
感谢分享
作者: deseetp    时间: 2013-1-3 15:47
競爭激烈了
作者: zhangrenguo    时间: 2013-1-4 14:01
此贴不错,应该加精。。。对初学者算是一个指引啊。。。
作者: daiwei4287    时间: 2013-1-4 16:20
本帖最后由 daiwei4287 于 2013-1-4 16:38 编辑

感觉楼主的眼皮有些高了,
以工业的水准去评判国内高校的技术水准在目前国内的体制下,
本来就是不合理的,
可能就没有几个合格的.
我认为TOP10的很多学生也达不到企业工程师的水准.
问题是你就不能这么比,很多企业招人也就是找些基础不错的学生然后自己培养了,
当然到了企业以后可不一定就是知名高校的学生才牛逼,
很多不知名学校的工程师做的很好的,甚至很多知名高校反而不如这些人.
再者,很多企业不是为了追求产品多牛逼,而是在市场缝隙中如何找到盈利点,
而后才是做大作强,
比如说恐怕没有几个企业单纯做性能很牛的ADC去和ADI竞争.
作者: 齐小小    时间: 2013-1-4 17:10
赞 顶一个吧
作者: 不死的心    时间: 2013-1-4 22:06
总结的很好,说的有道理,但是楼主肯定不是华东师大的
作者: icnick    时间: 2013-1-4 22:19
。。。华东师大要火
作者: killer_20009    时间: 2013-1-7 18:38
不全面,基本是看书讲的
作者: wty23    时间: 2013-1-30 19:49
回复 48# daiwei4287

可以帮忙看下我的帖子吗?
http://bbs.eetop.cn/viewthread.php?from=notice&tid=375323
谢谢啦!
作者: wty23    时间: 2013-1-30 19:50
回复 1# zwjhust

感觉楼主分析的很好,可以帮忙看下我的帖子吗?
http://bbs.eetop.cn/viewthread.php?from=notice&tid=375323
谢谢啦!
作者: wty23    时间: 2013-1-30 19:53
回复 15# wind2000sp3

可以帮忙看下我的帖子吗?
http://bbs.eetop.cn/viewthread.php?from=notice&tid=375323
按照你说的意思,还是要去研究之前的射频项目吗?
不在于做了很多方向,而是钻研的深不深了?
作者: wty23    时间: 2013-1-30 20:11
回复 15# wind2000sp3

可以帮忙看下我的帖子吗?
http://bbs.eetop.cn/viewthread.php?from=notice&tid=375323
谢谢啦!
作者: hadeheng    时间: 2013-1-31 14:08
看了标题,顶个先。
作者: tgwljh    时间: 2013-2-5 00:29
谢楼主,正好找工作比较迷茫
作者: sunshine7706    时间: 2013-2-9 15:39
说的挺好的啊
作者: zhongbo1127    时间: 2013-2-10 20:08


   
谢谢指正,谢谢回帖
         我感觉模拟的很难和系统扯上关系,更和算法没关系
         一般 ...
zwjhust 发表于 2012-12-17 10:36




   呵呵,此言差矣......
作者: qiuqiu1986    时间: 2013-3-2 17:50
说的挺好的
作者: weass_1    时间: 2013-3-2 19:35
一句话,好好学!
华东师大的冒个泡~
作者: jr3749352123    时间: 2013-3-2 20:34
回帖的有不少说的非常不错 赞一个 mark回个 以后再来看有没有高人回复
作者: zt23680330    时间: 2013-3-3 00:06
谢谢.........
作者: xianglongdong    时间: 2013-3-3 10:17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lky000000    时间: 2013-3-3 10:20
长见识了,本人做模拟ic的,还要继续努力啊
作者: hszgl    时间: 2013-3-6 22:46
回复 33# 杭电小米粥


   杭电的?
作者: 鱼在水中飞    时间: 2013-3-10 21:07
拜读。。
作者: cliassh    时间: 2013-3-11 19:13
楼主总结得不错,不过要是能再细分点就好了。
作者: icdesigner_ee    时间: 2013-3-19 11:00
楼主两年的工作经验能总结出这些东西很不错了  哈哈哈  果断顶之
作者: 何大爷    时间: 2013-3-19 17:18
把两电和华东师大放一起 - - 想象力好好
作者: seuwxyzh    时间: 2013-3-23 16:02
哎哎,数字就是好
作者: 173660575    时间: 2013-3-26 20:14
赞一个,楼主
作者: zhanghao301    时间: 2013-4-11 16:22
楼主涉业确实不深...
作者: lovexxnu    时间: 2013-4-12 08:57
做模拟的竟然少了PMIC。。。。
电源一直是模拟最稳定的一块
作者: sgf614    时间: 2013-8-18 22:07
回复 7# wind2000sp3


    看得出来楼主很用心。。。。我是做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我想问下楼主怎样与系统结合在一起呢,在哪些方面多留意呢
作者: hjj1123    时间: 2013-8-29 15:25
写得不错  .........
作者: DAISYWJC    时间: 2013-8-30 23:30
这个要顶 就喜欢看到这些“表白”
作者: liyanwei106    时间: 2013-10-9 14:58
说的太对了,虽然我还没有毕业但是我对于你说的现状觉得太对了,从师兄们一年一年找工作的经验中知道你的总结完全符合现状的。
作者: cici520    时间: 2013-10-22 21:14
做模拟的飘过
作者: firefirefire    时间: 2013-10-26 13:49
路过~~大学老师说的,做模拟IC要把理论上升到直觉,模拟IC工程师系统观念要强;数字IC功夫在门外,需要广泛知识。
作者: angelaboy    时间: 2013-10-26 14:54
纠正一下,Ali Niknejad的那个学生是1998年Tsinghua毕业的,名字是liu gang,2006年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期间跟着该老师做集成功放设计,毕业论文是fully Integrated cmos power amplifier,还是比较超前的。
作者: zengzhiyao    时间: 2014-5-1 00:30
我还是西电的大四学生,搞微电子,前来拜读一下各位
作者: xiaozi403    时间: 2014-5-5 10:36
我感觉写的挺好 我要顶一下!
作者: xiaozi403    时间: 2014-5-5 10:51
回复 40# hezudao


    为啥每次都是看到你在批评指正别人呢???就不能说点有用的???
作者: semi_fxchen    时间: 2014-5-7 20:52
看到ID,感觉是华科的校友,是电子系的吗?
作者: semi_fxchen    时间: 2014-5-7 21:21
刚完完整整地看完整个帖子,
虽不是很完美,但还是不错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fox2738    时间: 2014-7-26 00:41
想做数模混合,不知道前途如何
作者: gaozhiqiang    时间: 2014-7-26 18:34
说的挺实在,这就是现状
作者: angelaboy    时间: 2014-7-26 18:40
建议看看中国各大高校每年的就业数据和已就业学生的反应,再去硅谷看看再说吧!
作者: herolove小白    时间: 2014-7-27 00:09
每天看一精华帖 总有些收获 以前在豆瓣上看到这篇文章,今天才看到真迹。
得好好fighting呀
作者: lh130748    时间: 2014-8-5 12:10
回复 70# icdesigner_ee


    re

    非常赞同
作者: apac    时间: 2014-8-10 11:05
感謝分享
作者: 673429464    时间: 2014-8-10 12:42
回复 1# zwjhust

谢谢楼主。我现在国外学习analog。让我有很大触动,不知道是不是选错了方向。
作者: hh5blxj    时间: 2014-9-1 22:28
写的真的很到位
作者: stockzh    时间: 2015-2-9 16:15
受教~~
作者: xiaodong0814    时间: 2015-2-14 11:42
谢谢分享,学习~
作者: cyrs    时间: 2015-2-16 08:56
进来学习学习
作者: xiaoquanic    时间: 2015-2-16 10:39
早就没有纯模拟了,格雷早就说过,模拟是要和数字结合起来的,走数模混合的道路
作者: hao39439    时间: 2015-3-21 19:09
1射频+3模拟+10数字设计+20数字验证+100软件+200FAE  哈哈
作者: jacobshen    时间: 2015-3-22 15:59


   
三年SOC,三年ANALOG,说实在的,数字你在外企做三年,只要肯吃苦,完全可以全掌握。模拟你要有兴趣,要多思 ...
ksg12 发表于 2012-12-17 17:24




   三年数字全掌握???又是个吹牛的家伙




欢迎光临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https://bbs.eetop.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