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标题: 9页pdf多彩图深刻讲述三态门原理 verilog 和 VHDL的inout双向端口仿真 [打印本页]

作者: weizhiheng    时间: 2010-4-10 10:15
标题: 9页pdf多彩图深刻讲述三态门原理 verilog 和 VHDL的inout双向端口仿真
本帖最后由 weizhiheng 于 2010-5-28 12:13 编辑

9页pdf多彩图深刻讲述verilog 和 VHDL的inout双向端口仿真;
讲述三态门的晶体管级实现,原理;
讲述INOUT在两种语言下的仿真要点;
利用dsp EMIF总线进行示例。

博客提供网页形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eaee8f0100hrjl.html
下面是pdf格式
( , 下载次数: 1531 )


====================================


下面是一个综合文档,同时包括了修正的上面的inout仿真文档【添加了arm总线仿真】
和本人所写的modelsim使用 巨详细教程:)
共计25页 pdf。考虑到大家下文件需要积分,合成一个,方便大家学习!
(1)Modelsim的详细使用方法,多图,实例,手把手教导;
(2)三态总线的寄存器级原理;
(3)DSP总线的实现,仿真;
(4)ARM总线的实现,仿真;
(5)双向端口三态总线的仿真要点;
(6)VHDL和VerilogHDL两种语言下的总线实现和仿真;
(7)DSP EMIF总线同步和异步读取实现,仿真和差别。

所有上述内容合成一个25页的pdf文件,共计2.5M左右。欢迎大家学习使用,
祝你早日称为FPGA大牛!!!
作者: weizhiheng    时间: 2010-4-10 10:32
本帖最后由 weizhiheng 于 2010-4-10 10:37 编辑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本人的另一篇文章写modelsim的详细使用教程
http://www.eetop.cn/bbs/thread-136109-1-1.html
被下载了1800多次,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在看外国不少很好的书的时候,发现人家的书写的很全面,一点就是一点,直到讲透为止
——可能正因为此,外国的书都老厚了!或者这样更适合自学:)国内的很多书我认为可能
需要老师的指点方可学的更好:)

所以,我在写东西的时候,倾向于尽可能细致的写,写一点的知识就要将其来龙去脉写全。
我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深刻的感觉到: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对项目应用的技术缺乏深刻的了解。
你对技术了解透了,问题自然就没了。

所以别人问我fft怎么做时,我会给他讲蝶形算法,给他说如何抽取。呵呵,别人有时候会烦,
包括我老婆。但是,如果仅仅给一个C的实现,到网上一搜一堆,然而如果你要将其优化,例如
用查表的方法将其加速,你不了解基本原理,连倒位序部分和计算部分都分不开,怎么去做呢?

综上,对于一个知识点,要想用得好,就要学得透,要能够做到从根上去抓。
作者: qiao_2003    时间: 2010-4-10 15:50
好好学习
作者: apteye    时间: 2010-4-10 22:47
thanks
作者: huizi0711    时间: 2010-4-10 23:01

作者: ayamitek    时间: 2010-4-10 23:15
thanks
作者: weizhiheng    时间: 2010-4-11 10:20
谢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 weizhiheng    时间: 2010-4-11 10:26
请版主抵制广告乱发的行为!!!
作者: ve8736    时间: 2010-4-16 12:16
1# weizhiheng

我现在就是用verilog编写ARM+cpld的总线读写,ARM用仿真器试验过,程序代码是好使得。问题就是testbench在modelsim里仿真时总线输出没有波形,困扰了我两天。今天看到你的reg [3:0] dirdata$inout$reg = 4'b0000;wire [3:0] dirdata = dirdata$inout$reg; 这个方法,试了下还是不行。能指点一下吗?我把求助帖发在了http://www.eetop.cn/bbs/thread-246972-1-1.html
作者: jobby    时间: 2010-4-16 12:33
多谢分享
作者: tempxyz    时间: 2010-4-16 19:03
支持顶!
作者: tongyi369    时间: 2010-4-16 23:29
有点意思 有点感觉
作者: xishuai    时间: 2010-4-17 00:21
还是要支持一下原创八,呵呵
作者: walking001    时间: 2010-4-17 10:17
good~~~~~~~
作者: highbury14    时间: 2010-4-17 10:26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weizhiheng    时间: 2010-4-17 22:54
本帖最后由 weizhiheng 于 2010-4-17 23:07 编辑

对 ve8736

module lpcbus(clk,ADDR,DATA,nOE,nWE,nCS,led);
   input clk,nOE,nWE,nCS;
   output led;
   input [7:0]ADDR;
   inout [15:0]DATA;
   reg [15:0]DATAOUT;
   wire link_bus;
   assign link_bus=!nOE;

  assign DATA=(link_bus)?DATAOUT:16'hzzzz;
   //---------------------
   //assign DATA=DATAOUT;
   //---------------------
   reg [25:0]cnt;
   always@(posedge clk) begin
    cnt<=cnt+1;
   end
   
   
   assign led=cnt[25];
   reg [15:0]ram,ram2;
   
   always@(nWE or nCS or ADDR) begin
    if((nCS==0)&&(nWE==0)) begin
     case(ADDR)
      16'h55: begin ram<=DATA; end
      16'h77: begin ram2<=DATA; end
      default:begin end
     endcase
    end
   end
   
   
   always@(nOE or nCS or ADDR) begin
    if((nCS==0)&&(nOE==0)) begin
     case(ADDR)
      16'h66: begin DATAOUT<=ram; end
      16'h88: begin DATAOUT<=ram2; end
      default: begin end
     endcase
    end
    else begin
     DATAOUT<=16'hzzzz;
    end
   end
endmodule
作者: weizhiheng    时间: 2010-4-17 22:56
本帖最后由 weizhiheng 于 2010-4-18 08:53 编辑

引用:----------------------------------------
我这两天用verilog编的ARM7与CPLD总线连接的程序,编完后用Jlink查看过ARM收发的数据,总线是好使的,就是说源模块代码没问题。现在问题就出在编写testbench仿真总线inout口,能看到测试模块给源模块的总线输入数据,但是看不到总线输出数据。在网上找了下资料,发现有建议用"assign DATA = (~nWE)?treg_DATA:16'hzzzz;assign DATA_OUT=(~nOE)?DATA:16'hzzzz;"这种方式,通过treg_DATA输入数据,DATA_OUT观察输出数据,但是试验了发现不行,总线输出仍然是高阻态。后来在weizhiheng的这个帖子http://www.eetop.cn/bbs/thread-245831-1-1.html里找到另外一种方法,像这样reg [3:0] dirdata$inout$reg = 4'b0000;wire [3:0] dirdata = dirdata$inout$reg; ,通过dirdata 观察输出,但是发现也不行。所以只能上网求助大家了。我先粘贴源模块代码:
---------------------------------------------------------------------
然后我按照weizhiheng的方式改了下测试代码:

`timescale 1 ns/ 1 ns
module lpcbus_vlg_tst;
reg [7:0] ADDR;
reg clk;
reg nCS;
reg nOE;
reg nWE;
                                    
reg [15:0] DATA$inout$reg = 16'h0000;
wire [15:0] DATA = DATA$inout$reg;
wire led;
                  
initial begin
clk=0; nWE=1; nOE=1; nCS=1;
end                                                
                                                
always #10 clk=~clk;
always begin
#50 ADDR=8'h55;DATA$inout$reg=16'h1234; nWE=0; nCS=0;  
#50 nWE=1; nCS=1; DATA$inout$reg=16'hzzzz;
#50 ADDR=8'h66; nOE=0; nCS=0;
#50 nOE=1; nCS=1;
#50 ;                                       
end            
lpcbus i1 (
.ADDR(ADDR),
.DATA(DATA),
.clk(clk),
.led(led),
.nCS(nCS),
.nOE(nOE),
.nWE(nWE)
);                    
endmodule


weizhiheng:上述的源码和testbench都没有错误,本人的仿真结果如下图。
这一个是ARM的总线,欢迎大家学习,再一次 加深对三态总线仿真的学习!
作者: weizhiheng    时间: 2010-4-17 23:10
热烈欢迎大家使用我的文档!

自认为比较有讲课的特长,呵呵:)

家里穷,大学和研究生时做了6年的家教………………………………

做事情,贵在自己能够感动自己。很多事情,如果做到可以感动自己的份上,离成功肯定不远了。
作者: albertsnow    时间: 2010-4-18 09:51
顶一个~~
作者: hzm2008    时间: 2010-4-18 11:25
下来看看,正在找
作者: zhuxinliang1987    时间: 2010-4-18 13:46
好资料   谢谢lz
作者: ricky000a    时间: 2010-4-18 23:07
感謝分享
作者: song00r    时间: 2010-4-19 21:34
多谢分享
作者: dahaizhan2    时间: 2010-4-20 00:18
hightttttt
作者: niuli    时间: 2010-4-20 20:27
thanks
作者: sheouxiang    时间: 2010-4-20 23:48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matrix79    时间: 2010-4-21 00:05
thanks a lot
作者: qq847941010    时间: 2010-4-22 18:23
有用的,谢谢
作者: qwertasdfgaaaaa    时间: 2010-4-22 18:31
希望有实用价值 哦
作者: hulihutu8287    时间: 2010-4-23 13:53
下来学习下
作者: hulihutu8287    时间: 2010-4-23 13:57
好东西啊 哈哈

作者: wzh2909    时间: 2010-4-25 19:21
谢谢LZ,不但提供资料,且给出学习心得,是啊,什么问题只有弄清了来龙去脉,才能优化甚至创新,国内很多做技术的都做的不够啊。
作者: hhh8754    时间: 2010-4-25 20:20
支持支持
感谢分享
作者: weizhiheng    时间: 2010-5-6 19:13
顶一把,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啊1
作者: zhangyifeng    时间: 2010-5-7 10:43
下来看下 看怎么样
作者: bruce2246    时间: 2010-5-16 18:06
正在学modelsim~~~
作者: bobxx1234    时间: 2010-5-16 20:36
楼主好心,谢谢分享……
作者: zzhhll11    时间: 2010-5-17 10:38
thank you。。。。。。。。
作者: sbing2000    时间: 2010-5-19 08:30
谢谢分享
作者: sbing2000    时间: 2010-5-19 08:33
和博客上是一样的,不过还是非常感谢
作者: kaprix    时间: 2010-5-19 09:05
1# weizhiheng
这个太有用拉
作者: schj    时间: 2010-6-13 17:42
ddddddddddddd 2# weizhiheng
作者: swxu    时间: 2010-6-13 18:00
楼主真好人啊!
作者: amin2008    时间: 2010-6-13 23:41
thanks
作者: tbb2009    时间: 2010-6-16 22:06
感谢分享资料
作者: tbb2009    时间: 2010-6-16 22:07
thanks for a lot
作者: zoujinbo    时间: 2010-7-16 21:45
谢谢分享,呵呵
作者: kebon22    时间: 2010-7-16 22:02
很详细
谢谢分享
看了之后,很有体会
作者: Richardqin    时间: 2010-7-25 23:19
学习一下
作者: hipie    时间: 2010-8-4 18:43
谢楼主!
作者: hipie    时间: 2010-8-4 18:46

作者: gyf2h    时间: 2010-9-8 10:58
多谢共享!
作者: woyaox    时间: 2010-9-8 16:39
先回复,后下载
作者: cintasayang    时间: 2010-9-8 16:59
thanks
作者: cintasayang    时间: 2010-9-8 17:00
thanks
作者: cwjcwj520    时间: 2010-9-16 22:30
楼猪牛逼啊啊!!!!!!!!!!!!!!!
作者: cwjcwj520    时间: 2010-9-17 00:12
爱生活,爱楼猪!!
作者: kuloloo    时间: 2010-9-17 08:45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wangxuede220    时间: 2010-9-17 21:58

作者: 五月一    时间: 2010-10-7 08:14
支持原创
作者: ooofree    时间: 2010-10-21 13:45
thx a lot!
作者: s00750    时间: 2010-10-21 13:54
楼主人才
作者: whudove    时间: 2010-10-21 13:55
谢谢LZ
作者: wilburkobe    时间: 2010-10-21 20:13
顶一下  楼主 ~
作者: liangzhiming    时间: 2010-10-26 16:47

作者: stanley015    时间: 2010-10-26 22:54
浅显易懂
作者: ayamitek    时间: 2010-10-27 08:31
回复 1# weizhiheng


    thanks
作者: scottpeng    时间: 2010-10-27 08:57
学习,谢谢
作者: estbest    时间: 2010-11-6 23:48
看下2001的规范吧  对解决问题更有帮助
作者: puyuwei    时间: 2010-11-7 00:04
谢谢分享!
作者: ningwei8027    时间: 2010-11-7 10:46
ddddddddd
作者: ningwei8027    时间: 2010-11-7 10:48
ddddddddd
作者: sudtan    时间: 2010-11-12 16:29
楼主牛X,学习!
作者: kevin730122    时间: 2010-12-4 04:23
THX FOR SHARE GOOD DATA...
作者: kevin730122    时间: 2010-12-4 04:26
好東西, 感謝分享
作者: plaserjet    时间: 2010-12-4 11:20
好好学习啊
作者: alexpanait    时间: 2010-12-5 07:57
O_O.dddddddddddd
作者: 走江北    时间: 2010-12-27 17:32
回复 3# qiao_2003


    hao  hao  hao
作者: ayamitek    时间: 2010-12-27 20:15
回复 2# weizhiheng


      thanks
作者: xlove    时间: 2010-12-27 20:27
EEEEEEEEEEEEE
作者: puyuwei    时间: 2010-12-27 20:41
好东西!
作者: qiao_2003    时间: 2010-12-29 15:55
学习 看看 谢谢了 好东西哦
作者: yypzgmmm    时间: 2010-12-29 18:48
看看先!
作者: javasun    时间: 2011-1-5 14:23
多谢分享
作者: lvtv    时间: 2011-1-9 13:01
好好学习
作者: congfeiyu    时间: 2011-1-12 14:11
好东西!!
作者: nickbaby    时间: 2011-1-18 10:30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daidai    时间: 2011-1-18 11:43

很详细。。。。。仔细看
作者: 775263890    时间: 2011-2-24 22:40
thanks
作者: 670687308    时间: 2011-3-1 15:24
谢谢分享
作者: nihao434    时间: 2011-3-9 00:19
请问那个双向口综合后仿真正确吗?用你的testbench
作者: forestbird    时间: 2011-3-20 19:09
谢谢楼主
作者: nklc2009    时间: 2011-3-24 10:10
谢谢楼主!太好了!
作者: bekay    时间: 2011-3-24 11:07
好書,收到,謝謝樓主
作者: yyymiss    时间: 2011-3-24 12:19
谢谢楼主分享,正是需要的东东
作者: dianxin05323    时间: 2011-3-24 13:19
多谢分享
作者: minnear    时间: 2011-4-5 12:09
谢谢分享,挺有用呢。
作者: yanjinjin    时间: 2011-4-17 14:57
好东西~~~研究研究
作者: pocket    时间: 2011-4-26 09:56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mydownload520    时间: 2011-4-26 10:47
谢大家的关




欢迎光临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https://bbs.eetop.cn/) Powered by Discuz! X3.5